中国第一架海军飞机是1919年研制成功的“甲型1号水上教练机”

1918年2月,海军在马尾创办了飞机工程处,隶属于福州船政局。1923年更名为“海军制造飞机处”,改属于海军总司令部。该处的工程技术专家主要是留学归国人员。他们是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毕业生中为数不多的华裔,均获得过硕士学位,是十分难得的航空人才,一度成为美国著名飞机生产厂家争夺的对象。

但是,以巴玉藻为代表的这批人,立志要为自己的祖国设计和制造飞机。他们放弃国外优越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于1917年先后回国,成为中国最早的一批航空工程技术人员。

飞机工程处开办之初,海军部并未划拨专项经费,制造飞机只得依靠从船厂调来一批技工,使用简陋的造船机器完成。而这些机械设备多数粗拙陈旧,故造机工作多半依赖手工生产。

巴玉藻担当工程处领导时,十分重视培训技术工人,对他们按不同的专业进行训练。对飞机制造工艺,凡是与造船形制截然不同的方面,均由专家们亲自操刀、悉心讲授。如巴玉藻就亲自讲飞行与发动机原理以及飞机各组成部分的知识。

这种理论知识传授还经常延伸到实践中。巴玉藻率先身体力行,带领学员直接到车间,对飞机重要部件的装配、发动机的校准、拆卸和调试以及各种仪表识别和修理等知识进行精心传授,取得了“知行合一”的良好效果,速成培养出第一代从事制造的技术工人。

当时,该厂内设有木工、金工、合龙三个车间,职工不超过100人,后来在巴玉藻的领导和努力下,竟然发展到300多人。

该厂在马尾运行了10多年,虽然经费不足,还是建成了一个装配车间、两座飞机库和一个办公室,并运用外国发动机和技术,装配生产出30余架飞机。

据航空史料评判,马尾海军制造飞机处所制造的飞机,大部分为等翼展的的双桴水上飞机,其性能与同时期的外国飞机相比不分伯仲。特别是该部门在制造杉木机桴方面很有特色和经验。

我国第一架海军飞机——甲型1号水上训练机,经过工程处员工的精心制作,于1919年8月试制成功。该机为双桴双翼,拖进式,双座;发动机功率74千瓦,最高时速120千米,续航距离340千米。

1924年造出丙型1号机,这是我国制造的第一架双翼水上轰炸机。该机为拖进式,6座,可装机枪1挺,可携1枚鱼雷或8枚炸弹;发动机功率257千瓦,最高时速、165千米,续航距离850千米。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