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关于堤围的记载见于北宋

堤围,又称基围,类似于长江流域中游的垸田和下游的圩田。围外有堤,围内农田中分布着灌排沟渠,围内围外的水通过堤上的涵闸进出。各围规模不等,大至20余万亩一渠,小至数10一渠,主要分布于珠江三角洲和韩江三角洲等滨江滨海地区。

有关堤围的最早记载见于北宋,最初多是私家小围,后逐渐合并为公有大圩。据近人统计,宋代珠江三角洲共建堤围28处,堤长220公里,圩内农田2.4万余顷,主要分布于珠江三角洲西北部,其中以桑园围、长利围和赤顶围等较为著名。明清以来,珠江堤围迅速发展,逐渐扩展到东江以至滨海地区。清中叶后,今顺德、新会和中山等县的滩地进入开发高潮,当时还采用了修筑丁坝、种植芦苇等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来促进海滩的淤涨。

随着堤围的发展和三角州的延伸,尤其是盲目的围滩垦殖,珠江三角洲的水道变弯变窄,洪水宣泄困难,清后期几乎年年有决溢发生。由此,堤围建设不断加强,堤防高度逐渐加大,至清末高达6-10米,断面亦相应加宽。明清两代,石砌堤防大为增加。

在珠江三角洲众多堤围中,位于今广东省佛山市的桑园围是历史最早的一处,相传始建于北宋大观年间(1107-1110年)。该围地跨南海、顺德二县,位于西北二江之间。由于全围下游水位低于上游四五尺,因而最初只在北、东、西三面筑有堤防,东南方向不曾筑堤,遂成一“开口围”。后随着围垦的扩展,珠江入海水道水位逐渐抬高,明代政府遂将桑园围东南方向的开口水港堵塞,并将其堤防封闭,土堤改为石堤,在堤上建设涵闸,使内水和外水相通。至近代,桑园围堤防共长约50公里,内有农田1800余顷。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