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第一位女学部委员是林巧稚院士

新中国第一位女学部委员是著名的中国妇产学家林巧稚院士,她也是首届中科院唯一的女学部委员

1955年6月林巧稚被聘任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即中国科学院前身),成为是新中国第一位女学部委员。这时她已在协和医院度过了三十多个春秋,屡次打破了协和医院中男性医生的统治地位。她曾获得北京协和医学院医科学士及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是当届”文海”奖学金唯一获得者,是协和医院第一位中国籍女主任。同年7月,她成为一届人大二次会议代表,并与刘少奇交谈。

Lin-Qiaozhi(图:年轻时的林巧稚)

1955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林巧稚的妇产科学研究也同样进入到了一个高潮。由于长久以来妇女地位的低下,对于妇科疾病的研究也处于相当落后的状态。她发现,许多的妇科疾病,都是可以预防的。因此,她极为赞成我国医疗制度中”预防为主”的基本方针。她认为单纯的医疗是治末不治本,医院只是治病的第二、第三道防线,真正的第一道防线是在预防上,在对广大正常生活中的妇女进行普查普治上。

20世纪50年代末,她组织了一次对北京某小区5万人口的普查普治试点。这样一次大规模的普查试点活动,尤其是对妇女的生活卫生习惯及疾病的调查,让很多人不理解。但是,林巧稚他们克服了思想的、物质的困难,走门串户逐人检查,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终于初步摸清了诸多妇女疾病,特别是子宫颈癌的发病规律,为研究在女性生殖器官癌瘤中占首位的子宫颈癌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同时,这一尝试为在妇产科领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奠定了基础,并逐渐使妇科普查成为制度,大大提高了妇女的健康水平。在随后不久,林巧稚又完成了医学上的一次重大突破,对新生儿溶血症治疗取得成功。

一封来信促使她攻克了新生儿溶血症

1962年的3月份,林巧稚收到了来自新疆某学校的一封信。来信人名叫焦海棠,是一位生活在内蒙古包头市的女工。她已经怀过四个孩子,除了头胎小产外,其他三个孩子都是出生后全身发黄而夭折。现在她又怀上了第五个孩子,渴望着做母亲的她在担忧和期盼中给林巧稚写信求救。从焦海棠来信述说的症状不难判断,她的孩子患的是新生儿黄疸、又叫新生儿溶血病,这是母子之间因血型不合而引起的同族免疫性疾病。当时,新生儿黄疸在国内尚无存活的先例,国际上也罕有完全治愈的记载。

林巧稚毅然接收了这个孕妇,她想到距孕妇生产时间还有五个来月,还有时间争取,决定接受这一挑战。她让秘书回信,要病人做好准备,提前到协和医院做相关检查;自己则废寝忘食地到图书馆查阅文献,反复思考解决办法,并发动学生一起攻关。

在当时,作为一位声名卓著的医生,即使治好了这样的顽症,也不过是增加一个成功的病例,而一旦失败,在一个”政治挂帅”的年代,却有可能招致无法预想的后果。但是,林巧稚做不到背过脸去听之任之。一连几天,林巧稚下班后就钻进图书馆里,她查遍世界各国的最新医学期刊,仔细搜寻着新生儿溶血病的点滴资料信息。

但是,关于这种病例的资料少之又少。国外的期刊偶有治疗相同病例的报告,只说是通过婴儿脐带换血的方法。可是,换血后成活的胎儿情形怎样,有关手术的详细过程等等,几乎都没有报告。通过婴儿的脐带换血,应该是可行的方式。可是,这样大的手术究竟应该怎样做?具体的解剖位置在哪里?如何确定手术的切口?这许多重大问题,没有任何文献和先例可循。林巧稚决定和儿科的专家们分头着手试验和准备。林巧稚几次组织会诊。妇产科、儿科、病理科、血液科、外科,专家们的意见汇集在一起,制定出了对新生儿进行全身换血的方案,让患儿获得重生,取名”协和”。

多年后,当年的小”协和”已经长大成人,医学对新生儿溶血病的预防和治疗也有了突破性的进步。

选择独身,把时间和心血都献给了妇产科事业

被世人称为”万婴之母”的林巧稚,一生亲手接生了5万多个婴儿,这样一个热爱生命,热爱孩子的人,却选择了终身未婚。

林巧稚出生于1901年12月23日厦门鼓浪屿的一个小康之家。5岁上幼稚园,8岁上蒙学堂,12岁上高等女学。1921年7月,19岁的林巧稚只身前往上海考北京协和医学院。她在考场上为救一个晕倒的女考生而影响了自己的考试,恰是她在考场救人的出色表现,被协和医学院看中,认为她的爱心和沉着具备了一个医生的优良品质。她成为那一届协和医学院在全国录取的25名学生之一。 协和医学院对学生有严格的要求,不少学生因无法完成学业而被淘汰,在林巧稚这一届学生中,只有18人能毕业。林巧稚作为女性却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并获”文海奖学金”,开创了协和医学院女生获文海奖学金的先例。毕业后在协和医院的工作中,她又成为第一个中国女教授和第一个中国女主任。按照协和医院的规定,刚毕业的医学生担任住院医师期间,女性不得结婚,住院医师一年一聘。由于出色的工作,林巧稚只用一年多时间就破格升任一般人要三到五年才能担任的住院总医师。但由于对事业的热爱和协和严酷的淘汰机制,使她在事业与个人生活上不能两全,她选择了独身,把自己的时间和心血都献给了妇产科事业。

而林巧稚许多医学上的突破和成就,都与她对病人的爱有关,是因为不忍放弃病人,使她在千方百计挽救病人的生命和幸福的时候,攻克了医学上的难题,创造了奇迹。她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起就是闻名遐迩的妇产科大夫,不管是国民党的达官贵人、共产党的高级领导,还是贫民百姓、农夫走卒,只要需要,她都悉心给予诊治。她可以收下有钱人送的金条礼金,也可以免费上门为穷人接生并送上买营养品的钱。在”文革”的冲击中,她可以心平气和地在产房里叠尿布、在门诊叫号,也可以在病人需要时挺身而出说:”这个病人我要看!”她可以为江青、叶群看病、为毛泽东的女儿做手术,也可以救助治疗被打为狗仔子的彭真的女儿及其他受迫害的同事、群众。她可以在毛泽东、周恩来、尼克松等人面前谈笑风生,也可以在洞庭湖畔下地劳动,向农民请教她所不知道的事情。

就这么一个世界著名的妇产科专家,她在“胎儿宫内呼吸”、“分娩发动的因素”、“女性盆器结核”、“滋养细胞肿瘤”、“新生儿溶血”、“妇科肿瘤”方面都有卓著的研究成果,如果著书立说,可以名留青史,但她却把自己的研究成果送给学生,让她们去完成著作。自己一生编写的是《农村妇幼常识问答》、《家庭卫生顾问》、《家庭育儿百科大全》这样科普性的读物,为的是让老百姓能从中受益。只有《妇科肿瘤》是学术专著,因为她觉得母亲可能死于宫颈癌,她一定要战胜妇科肿瘤。

弥留之际,突然喊“拿产钳来!快!”

林巧稚曾经富有,但钱财对她来讲除了救助所需的人,别无他用。在她的晚年,感到自己的生命可能随时发生意外时,她拿出3万元准备捐给协和医院的幼儿园,希望孩子们能得到更好的照顾,也想给医院的女同志减轻一点生活负担。那是1974年,3万元已是一笔巨款,她不好意思直接捐送,又怕让医院的领导难堪,于是就在遗嘱里写着:”我是否可以把这笔款项送给医院的幼儿园和托儿所,作为福利之用?这是我的小小心愿,盼能满足。”她把遗嘱交给妇产科的党支部书记,请她代为保管,等自己归天以后再打开、执行。

这就是林巧稚,为别人谋福利却认为是自己的小小心愿,盼能得到满足。人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必得有自己的信仰和修行。达到这种境界的人,就是一个纯粹的人、高尚的人、幸福的人。1983年4月22日中午,弥留中的林巧稚突然喊:”拿产钳来!快!……好,出来了,真好……”她在微笑中找到了自己的天堂。

林巧稚一生亲自接生了5万多婴儿,这是一个什么概率?就是60年中,没有节假日,平均每天接生2.5个婴儿。

林巧稚是福建省同安县(今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鼓浪屿人,1983年4月22日她在北京病逝后,厦门鼓浪屿于1984年建造了名为“毓园”的林巧稚记念馆。毓园位于鼓浪屿东部的复兴路,占地5700平方米。

里面有一块汉白玉书碑,上面镌刻着林巧稚医生的一句名言:“我是一个大夫,大夫有大夫的道德,我怎么能见死不救能治不治!”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