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钟鼓楼起源于汉代

中国的钟鼓楼起源于汉代。据史籍记载:汉代已有“天明击鼓催人起,入夜鸣钟催人息”的“晨鼓暮钟”制度,只是至今我们还没有见到汉代现存钟鼓楼的报道。按照钟鼓楼建立的地点或用途来分类,钟鼓楼大致有两种:

一种钟鼓楼建在宫廷或庙寺大门之内的两侧,或宫墙后侧。宫廷中建造的钟鼓楼始于隋代,止于明代。唐、宋时期的长安、开封都是繁华的都城。当时,城邑实行里坊制,即以里坊为各自独立管理单位。每个里坊围以城墙,在四面或两面设坊门,定时开启。而在宫城正门上设置钟鼓,作为全城的司时中心,皇宫的管理者早晚根据钟鼓声开启宫门,城里的里坊管理者早晚也根据钟鼓声开启各自的坊门。后来,宋代对里坊制进行了开放性改革,但鼓钟制度却延续了下来 。

自唐代起,鼓钟报时制度改为了“晨钟暮鼓”。直到元代,统治者也在北京宫城之北建了钟楼和鼓楼。唐代寺庙内也设有钟和鼓,到了元、明时期发展为钟楼、鼓楼,两者相对而建,专供佛事之用,击鼓的方法是:早上先敲钟后击鼓,晚上先击鼓后敲钟。

另一种钟鼓楼建在城邑的中心地带,为的是让钟鼓发出的声音传播到极致,使城邑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清晰地听到。开封“晨鼓暮钟”的设置方式,应该是延续了汉魏时期城邑的鼓钟报时方式。

钟和鼓最早本是古代乐器,汉代以后才逐渐作为报时或报警之用。此外,封建王朝还将其作为举行朝会、庆典时,节制礼仪的司乐来使用。中国古代城邑作为司时的公共性楼阁建筑,多为两层,三层以上建筑较少。古代钟鼓制作很有讲究,且声音洪亮,传播久远。据说,在夜深人静之时,远在45公里之外的尉氏县都可以听到开封城里的钟声。

清代之前,曾规定钟鼓楼要昼夜报时。其计时方式,按古人将一夜分为五更来计算,每更为一时辰,即现在的两小时,19点为定更,21点为二更,23点为三更,1点为四更,3点为五更,5点为亮更。

清代之后,各地报时的规定略有区别,一般只报夜里两个更时,而且由两个更夫分别登钟、鼓楼,先击鼓后敲钟。

再后来,钟鼓报时的规定就有些各自为政了。有的钟鼓楼每到定更时间,先击鼓后敲钟,提醒人们进入睡眠。二更到五更只撞钟不击鼓,以免影响大家睡眠。到了亮更时间,则先击鼓后敲钟,表示该起床了。也有的先敲钟后击鼓,不相统一。击鼓的方法是:先快击18响再慢击18响,前后合击6次,共108响。撞钟与击鼓相同。

据说,鼓声晨昏叩一百零八声,含有一年之义。一年之中有十二个月,有二十四个节气,又有七十二个气候,三者相加正好得一百零八声之数。不过此种说法均不见经传。所以,开封鼓楼上所置的一面大鼓,我们权当是击鼓报时专用的器具。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