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境内最早的卫星锅是美国总统尼克松带来的

通信卫星是干什么用的?最简单的回答似乎是空间通信。在1945年的《无线电世界》杂志上,阿瑟-克拉克已经给出了这种通信的基本概念:“一个半径为4.2万公里的圆轨道,绕地球一周的时间正好是24小时,如果其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吻合,轨道上的物体将绕地球旋转,并相对于地球表面的观测者静止在上面相同的一点上……人造卫星在这个轨道上能够提供接收和传输服务,能作为转发器为位于卫星下方的地球上任何两点间进行转发任务。在地球上任何地方接收到的数据都能被转发到全球范围的可见区域。”

“很少有一个新的科学设想对进一步缩小地球产生了这样大的影响。”在《理解航空》一书中,美国空军科学研究院的特洛伊-凯彻(Troy Kitch)这样写道。然而,从阿瑟-克拉克提出的卫星通信到目前全世界广泛使用的卫星通信,中间其实已经经历了许多代技术演进,而人类对空间通信的需求,其实也在不断随着时代变迁和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而调整。

1972年2月21日,中国通信史翻开历史性的一页:卫星通信正式开通。催生这件事的由头,正是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解放军总参通信部前副部长杨千里回忆,尼克松派基辛格来打前站的时候,就向中国提出,要求进行电视新闻实况转播,可是按照当时的通信设备和通信水平,这简直就是一项无法完成的任务。“美国人因此提议,他们带来两个移动式卫星通信地面站,一个5米口径的放在首都机场,另一个7.5米的放在虹桥机场,这两口‘锅’后来都留在了中国。”杨千里说。

不过,虽然卫星天线运来了,当时的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却想到了另一个问题:美国的卫星通信站到中国境内工作,牵涉到国家主权问题。于是,当时又采取了一个折中方案,由中国出面,向美国牵头成立的国际卫星组织租用天上的卫星转发器,然后再转租给美国。

在此之后,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也按照这种模式进行了实况转播,而田中角荣带来的10米口径的卫星地面站,留在了上海邮电部邮电科学研究院第一研究所。

美国人的卫星锅后来送给了中国,但日本人的卫星锅是卖给中国的。

几个留下的卫星地面站,一方面为中国自行研发卫星地面站提供了借鉴,另一方面,也促使我国领导人和科学家开始考虑,加紧研制自己的通信卫星。

1974年,北京邮电学院的黄仲玉、林克平和钟义信给中央写了一封题为《关于建设我国卫星通信的建议》的信,在此基础上,国家计委和国防科委起草了《关于发展我国通信卫星的报告》,1975年3月31日正式得到中央军委批准,这便是中国通信卫星工程“331工程”的由来。

到了1984年4月8日,中国第一颗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东方红二号”成功发射,并占据东经125度的静止轨道位置,我国才终于在自己的国土上方拥有了自己的通信卫星。这颗“东方红二号”卫星的发射成功,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发射和运行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国家。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