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高利贷资本是“质库”

质库是中国最早的当铺业,起于南朝时的庙宇,到中国唐宋时变成进行质押放款的高利贷机构。而明以后被称为“典当”或“当铺”。

唐宋时质库相当发达,与“柜坊”同为在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两大行业。

宋时“兼并之家,照例都开质铺”。大寺院经营工商业,也开质库谋利,称为“长生库”。

元称解库、解典铺、解典库,有的已同时经营信用放款。

明除旧称外,又有典当、当铺、典铺、解铺等名称。以后,典当或当铺成为一般通称;规模较小而取利重者,则称“小押当”或“小押典”。

质库或典当多由达官、富豪开设,放款对象大部分为劳动人民。

典当放款额一般在质物价值的五成以下,估价成交后即付以收据,称为“当票”,载明所当物品及抵押价款,交押款人收执。

质押期限自六个月到十八个月不等,到期加利息赎回,利率一般为月息二或三分;过期不赎,质物即被没收。因此,这种放款实质上是一种高利贷剥削。

解放后,典当停止营业。

但中国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中国又允许开办典当业。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