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也是世界可考的最早的粮食期货雏形是晋商在包头的“买树梢”

现代有组织的期货交易产生于美国芝加哥,1848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开始从事农产品的远期买卖。从历史进程看,期货交易是由现货交易发展而来的。

业界认为,在13世纪比利时的安特卫普、17世纪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和18世纪日本的大阪,就已经出现了期货交易的雏形。

殊不知18世纪的中国包头,也有了这种贸易形式的雏形——“买树梢”,发明者就是晋商乔氏鼻祖乔贵发。

这乔贵发就是中国内地热播电视剧——《乔家大院》主人公原型晋商乔致庸的爷爷乔贵发。

最早踏上包头这块土地的汉人是山西的旅蒙商人,紧跟着是开荒种地的山西北部农民。

当时,清廷解除了汉蒙贸易的禁令之后,曾随康熙皇帝的亲征部队随军服务的小商贩们,由于最先了解蒙古地区的道路交通,通晓蒙古人的习俗语言,特别是了解汉蒙商品的巨额差价,所以他们捷足先登,率先占领了这个市场。

巨额的差价和随之而来的巨额利润刺激这些商贩们扩大经营规模,同时也刺激更多的买卖人涌向这里。

这些买卖人以归化城为根据地,南下汉口,北上蒙古,形成了庞大的经营规模。大批的买卖人和众多的运输工具驼、骡、马等需要大量的粮食,而当时从归化城到包头有大片平坦而肥沃的土地等待开垦,于是晋北的农民纷纷来口外开荒种地。

到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清廷颁布了劝耕劝垦的政策后,开垦的人更汹涌而来。这样,一方面有大批的从事汉蒙贸易的商人需要粮食,一方面又有大批的垦荒种粮的农民提供粮食,于是在二者中间的环节上又出现了中间的商业行当:粮店和草料铺。

他们从农民那里购买粮食,以满足旅蒙贸易商人的需要,从中获利。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专业粮店和草料铺的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经营手段日趋提高,同行业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而激烈的竞争更促进了业务素质和经营手段的提高。比经验,比胆量,比经营艺术,比战略目光,直到比冒险精神。

于是,“买树梢”这种极需胆量、冒险精神和战略眼光的期货交易方式的雏形出现了。

乔贵发在与那些春来冬去的农民打交道中察觉出,由于对粮价剧烈波动的担惊受怕,这些农民普遍有一种求稳的心理;另外,他们冬去把卖粮的银子全部带回,春来时却舍不得多带钱出来,在春夏之季他们往往因手头拮据,急需银子。

根据农民的这两个特点,乔贵发又发现了发财的机会:在他们刚刚春种夏耘,尚未秋收时,便给他们一个粮价,让他们“稳住”,同时按这个粮价付给他们部分银子,帮他们拮据的手头宽裕起来。他给了农民两个方便,自己也得了两个方便:放银子的高利息和比秋天买粮价低得多的价格。

农民或急于得到现钱,或乐于得到稳定的粮价,纷纷与乔贵发合作了。乔贵发在春夏之际按定价付了部分银子,到秋天不管实际粮价多高,他会按定价如数收回粮食。这个差价去掉利息便是他的赚头了。乔贵发善于算计,更有眼光,他往往在上年粮价暴跌农民们心有余悸,而实际上本年粮食行情可能上扬的时候做这种生意。

赚头大,胆量大,操作难度大,这种风险和利润都很大的买卖,让同行们瞠目结舌,望洋兴叹,很快乔贵发的草料铺成了包头地面上财力最雄厚的商家。

因此中国清朝乾隆年间(1736-1796),山西商人乔贵发在包头所从事的 “买树梢”生意,应该算是世界上最早的粮食期货交易。

到清中叶,山西商人在晋中寿阳(今山西省晋中市寿阳县)的粮食交易市场上更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典型的农产品期货贸易。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