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个少数民族马克思主义刊物是《蒙古农民》

中国第一个少数民族马克思主义刊物是《蒙古农民》。

1925年4月,多松年与乌兰夫、奎璧等创办了内蒙古的第一个革命刊物《蒙古农民》,在热河、察哈尔、绥远的蒙古族群众中受到广泛欢迎,宣传了党的革命思想。

中华民国成立后,为了在元、明、清三朝成例的基础上,加强对蒙古、西藏事务的管理,专门建立了相应的政府管理机构。1912年7月19日,中央政府决定设立蒙藏事务局(后改为蒙藏院),明确规定该局直属国务总理。凡涉及蒙藏地方事务,均由该局(院)办理或转呈国务总理定夺。1913年,蒙藏事务局设立蒙藏学校,由蒙藏各地选送优秀青年应试入学,校址便选在小石虎胡同的“驸马府”。

学校初办时,只有中学班,后来又设专科,学生也不多。以蒙古族学生为主,藏族学生极少。“五四”运动后,由于经费问题停办。1923年秋季,学校恢复招生。就在那一年,参加过“五四”运动的国立蒙藏学校校友荣耀先回土默特旗家乡,动员蒙古族学生到北京蒙藏学校求学。于是,一列老式列车载着一群满怀憧憬的年轻人,向北京进发了。车厢里有刚刚从归绥中学毕业的李裕智、吉雅泰、孟纯,还有土默特高等小学的乌兰夫,奎壁、多松年、云润、朱实夫、佛鼎等,共40余名蒙古族学生。

这群年轻人一到国立蒙藏学校,便锋芒毕露。先是联合北大、清华等十几所大专院校举行罢课、上街游行,声援土默特家乡来的请愿团,反对绥远特别区当局掠夺蒙古族农牧民的土地。后来又抗议北洋政府当局取消国立蒙藏学校学生的官费,抗议当局将同情学生运动的开明校长章武撤职。蒙古族学生的进步举动引起了各界的关注,在其中便有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及中共北方局其他同志,他们以极大的热情关注着这些蒙古族学生成长。李大钊把国立蒙藏学校作为党开辟内蒙古工作的一个重要据点,先后派党的活动家邓中夏、朱务善、赵世炎、黄日葵、李渤海、韩麟符、刘伯庄等到蒙古族学生中间做争取和培养工作,引导学生进步。

1961年,吉雅泰曾在回忆文章中提到:“当时,内蒙古地区正处于帝国主义所支持的各派军阀频繁交替的割据统治之下,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异常尖锐。党认识到,要迅速把内蒙古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引导到正确的道路上,把它推向一个更新的阶段,使它成为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没有一批坚信共产主义的蒙古族干部是不可能的。正是在这样一种要求之下,李大钊和其他中共北方局的负责同志,如邓中夏、赵世炎等都异常重视和关心党在蒙藏学校工作的开展。他们常常亲自到蒙藏学校来,给我们讲解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分析国内外形势,说明当时国内军阀混战的原因和背景,并指出蒙古族人民要推翻军阀、王公两座大山就要团结各族人民……这些道理现在听起来都非常浅显,然而在当时给我们的启发和鼓舞却是巨大的!”

初冬的一个晚上,土默特旗籍的同学们正在宿舍讨论问题。这时一位身穿布袍,外貌敦厚、朴实的中年人在邓中夏的陪同下走进宿舍,邓中夏介绍说他就是李大钊。同学们非常兴奋。李大钊主动和同学们握手、问候,在启发大家讲述自己的家世和蒙古民族的处境等情况之后,他问大家:“你们想想蒙古民族为什么受压迫?”同学们展开热烈的讨论。李大钊说:“中华民族要振兴,蒙古民族要解放,就要推翻腐败的北洋军阀政府,阻止帝国主义的侵略。你们在家乡组织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在学校赶走反动校长,取得了恢复官费斗争的胜利,就是争取民族解放斗争的行动。进行斗争必须由一个革命政党来领导,现在全国各地都有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只有内蒙古地区还没有共产党的组织。你们这些蒙古族青年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再经过实际斗争的锻炼,将来回到家乡领导民族解放斗争。”

像黑夜中的一盏指明灯,李大钊和中共北方局的出现照亮了这些蒙古族青年奋斗的道路。

1923年寒假,土默特籍部分同学因家境困难,留校补习功课。李大钊和中共北方局派人指导这些学生,启发他们的觉悟,并发展乌兰夫、奎壁、赵诚、高布泽博、佛鼎、康根诚为第一批社会主义青年团员。1924年开学以后,又有多松年、李裕智、吉雅泰、云润、孟纯、朱实夫等同学入团,并且在国立蒙藏学校建立了团支部。李大钊还组织了马列主义研究小组,引导大家学习《共产党宣言》、《列宁主义基础》等著作,探讨蒙古民族解放的问题。1924年秋至1925年下半年,这批青年团员中的先进分子多松年、李裕智、孟纯、奎壁、吉雅泰、赵诚、佛鼎、乌兰夫、云润、朱实夫等先后转为中共党员,创建了第一个蒙古族党支部。

在李大钊和中共北方局的指导下,国立蒙藏学校里还曾诞生了内蒙古第一个革命刊物——《蒙古农民》。1925年4月28日,《蒙古农民》第一期出版了。第一期第一篇是《蒙古农民的仇人是——军阀、帝国主义、王公》,开宗明义地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还有一幅漫画是一位蒙古族农民背上压着王公、军阀、租税、契约、外力等包袱,半跪在地上,用一把镢头支撑在胸前,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蒙古族农民的苦难处境。《蒙古农民》被中共北方局确定为国立蒙藏学校党组织的刊物,并发行到土默川地区、锡察草原的农牧民手中。这份32开本16页的刊物,图文并茂、通俗易懂,虽然前后只出过4期,但却在宣传党的主张、推动内蒙古革命运动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