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位登上两座8000米高峰的女登山家是桂桑

中国第一位登上两座8000米高峰的女登山家是桂桑,她也是中国第一位两次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女运动员

1990年桂桑登上了珠穆朗玛峰,1994年春桂桑和拉吉、普布卓嘎等又胜利登上了海拔8012米的希夏邦玛峰,桂桑因此成为中国第一位登上两座海拔8000米以上高峰的女性,也成为国际级的登山健将,她的事迹被拍摄成为“十大中国女杰系列剧”之一,片名为《阿妈啦的雪莲》。

1999年,桂桑迎来再次攀登珠峰的机会:西藏登山探险队要在地球之巅采集第六届全国民运会圣火火种,有两位女队员参加。已是42岁的桂桑有点心虚:“上了年纪,还能再次登顶吗?”

5月27日,在8300米突击营地,桂桑夜里1点钟就起床,3时出发,经过5个多小时的艰难攀登,当天早上8时30分,终于再一次站在地球之巅。她感到莫大的喜悦,兴奋地与队友们合影留念,扔下氧气瓶东张西望,然后和队友们忙着采集离天最近的火种。不久,活动过多的桂桑感到手指一阵酸麻,仿佛很快就要失去知觉,这才赶紧拾起氧气瓶。

1957年,桂桑出生在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南木林县拉布乡的一户普通藏民家庭。那里是后藏地区,是众多中国登山运动员的故乡,从地域上讲是青藏高原中的屋脊.桂桑家出门就看得见大山,春天的时候田野里长着黄灿灿、香甜甜的油菜花,小河里流淌着清清的雪山融水。小时候的桂桑总是格外懂事,七八岁的她便自己去山上放牧,玩耍.雪山、草甸,对桂桑而言有着特殊的依恋,也造就了她乐观、宽容、坚强的性情。9岁的时候,她来到那曲的姨妈家做了姨妈的养女。1973年,十六岁的桂桑成为西藏军区总医院的一名护理员。从小就羡慕军人的桂桑,从未想过,日后自己会成为一名登山运动员。

我国追寻登顶珠穆朗玛峰的梦想可追溯至1960年,在那之前,从未有人从中国一侧的珠峰北坡登顶成功。中国登山队攀登珠穆朗玛峰的计划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大力支持。在那种特殊的历史条件下,登顶世界最高峰的意义将远远超出其行动本身,将带给正处在经济困难时期的全国人民以莫大的鼓舞。1960年5月25日凌晨4时20分,王富洲、屈银华、贡布三位勇士首次完成了人类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壮举。然而,遗憾的是,由于条件限制他们没能在峰顶留下任何标志,由于登顶的时间是在深夜,他们甚至没有留下一张清晰的照片。根据国际惯例,中国人是否真的征服了世界第一高峰遭到了国际登山界的质疑。

1975年,又一支更庞大的中国登山队伍来到珠峰脚下,这次,不但要让更多的人登上珠峰,还计划让女运动员也登顶,同时也要向全世界再次证明中国人的决心和能力!于是,这次冲击便具有了一种更加特殊的意义。为了确保这次行动的成功,登山队作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其中,寻找条件优秀的女运动员成为工作的一个重点,几个月的时间内,登山队在整个西藏进行了大面积的挑选。机缘巧合的是,正在西藏军区总医院担任护理工作的桂桑进入了登山队的视线。她健壮的体格,爽朗的性情和初生牛犊的冲劲一眼就被教练组相中,被认为是众多入选者中条件最好的一个。于是,18岁的桂桑穿着军装走进了登山队,她的命运从此随之改变。

命运和桂桑开了一个残忍的玩笑。只要再往前几步,她就会站在世界最高峰,同时也是自己人生的最高峰上,去冲击世界上第一个登顶珠峰女性。在当时,保证至少有一名女运动员登顶是登山队的重要任务,身体素质、适应能力都在最佳状态的桂桑是全队保护的对象,也正是在那时,她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但此刻,她却实实在在地从几千米的高度跌落下来,跌落到人生的低谷。仅仅是因为这次小小的意外,桂桑只能眼睁睁地目送队友们一个个站在世界屋脊,享受成功后的喜悦与荣耀。她的战友潘多,成为了第一个中国登上珠峰的女性。悲伤与遗憾化作苦涩的泪水,令年轻的桂桑感到无限得伤痛。

随着登山任务的完成,登山队暂时解散了。不久,桂桑所在的八一登山队也宣告解散,桂桑突然间没了去处,她曾经迷茫过,原本她完全可以找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但是她心里清楚,自己已经离不开登山了。从小就司空见惯了的那一座座巍峨的雪山像是对她施了魔法,盘亘在她的心头挥之不去。

1981年,已经结婚的桂桑跟随丈夫来到西藏登山队,但当时西藏只有一支男队,没有女队,找遍上下,只有一个仓库保管员的职务可以交给她做,此时早已是运动健将的桂桑硬是接受了。她倔强地认为,只要留在登山队,就不会离开雪山,就总会有再见珠峰的日子。这一干就是五年……

1987年,女子登山队在西藏恢复。她终于正式重返登山队伍,担任了女子分队副队长。

三年之后,三十三岁的桂桑终于等来了又一次机遇。1990年3月,中苏美三国联合组织登山队攀登珠峰,按约定,每个国家队由五名男队员和一名女队员组成,桂桑当之无愧成为中国队的唯一女队员。4月底,三国登山队进山,人们纷纷把目光集中在女队员身上,因为一个女队员代表着一个国家妇女的荣誉,成功与否很大程度取决于她们身上。桂桑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压力,要实现自己15年的攀登理想,无疑是对自己运动生命的超越。 此时的桂桑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了。

在珠穆朗玛峰北坡8700米的地方有一处高达30米的陡壁,被叫做“第二台阶”,1960年,成功登顶珠峰的三位中国勇士用了近5个小时才艰难地通过这里。1975年,做了充分准备的中国登山队第二次登顶珠峰时,为了让后来者通行方便,在此处架设了一部金属梯子,使得攀爬更容易、更安全。从那以后,所有从北坡攀爬的登山者都是借助这部金属梯跨过“第二台阶”攀登上了世界最高峰。这架长约25米的金属梯被外国登山者亲切地称做“中国梯”。

登山,依靠的不仅仅是单纯的体力,更是一项协作性很强的运动。一直以来,在喜马拉雅众多山峰脚下,为中外登山者提供搬运、向导服务的都是居住在南坡的夏尔巴人。由于他们与生俱来的登山天赋,加之头脑灵活,待人友善,已经把协助登山发展成了这一种族最为重要的经济活动,并从中获得了丰厚的利益。

据统计,全世界有14座海拔八千米以上的山峰,其中,位于西藏的就有6座,这当中,无疑蕴藏着巨大的商业机会。而将登山协作进行商业化运作,在我国才刚刚起步。在对高原的适应性方面,藏族同胞同样有着特殊的优势,桂桑就是典型的例子。于是,当2002年,西藏成立了我国第一所登山学校之时,桂桑也在这时来到这里,成为了一名登山教练。她要将自己所有的经验和技术传授给学生们,让更多的人享受到专业的服务,让更多的人登上心目中向往的雪山。那时的桂桑会感到无比的充实和幸福。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