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出版机构是上海商务印书馆

中国近现代规模最大的出版机构是上海商务印书馆。

1897年,在捷报馆排字房工作的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人鲍咸昌与其兄鲍咸恩、妹夫江苏青浦县(今上海市青浦区)人夏瑞芳等,深感与其替外国人卖力气受气,不如自立门户开办印刷所,便在上海三洋泾桥一家茶馆楼上,议定采用招股方式自筹资金。2月11日,他们正式在上海江西路开办起一家印刷所,不久定名为“商务印书馆”,最初股东7人合股集资3750元。它的出现,打破了以美华书馆、申报馆为主的外国人垄断地位,促进了中国近代印刷业的发展。

该馆成立时租用了3间旧房,购置了两部手摇印刷机、3部脚踏圆盘机和3部手扳压印机,雇用了十来名宁波工人。主要业务是招揽小件印刷品。

由于各地维新变法运动的日益高涨,中外交流不断扩大,为适应一大批知识分子和工商界人士学习外语的需求,该馆用中英文对照排印了《华英初阶》、《华英进阶》等书籍,“销路甚广,利市十倍”。1898年书馆迁往北京路,房屋扩大,设备增添,还改用煤油发动机做动力,提高了效率。

由于商务印书馆的创办人熟悉排字等印刷技术和业务,不惜重金购买了日商在沪经营的修文印刷局,改善了印刷设备。1903年又与日本金港堂协议合资经营,资本额20万元,中日双方各半。其后,商务印书馆的业务蒸蒸日上,企业规模迅速扩大,成为全国规模最大、技术设备先进的印刷出版企业。

1902年该馆成立编译所,先后聘请蔡元培、张元济任所长,并在他们主持下翻译出版了《天演论》、《伊索寓言》、《哲学要领》等。后又出版了《最新初小国文教科书》和多种工具书、刊物、丛书等等,均十分畅销。

商务印书馆不仅在上海总馆设有制度完备、机构健全的总务处、编译所、发行所和印刷总厂,还在全国各省市和重要商埠设有86个分馆以及印刷分厂。同时还跨出国门,在新加坡、吉隆坡设立了分馆。职工总数由最初的十来人增至千余人。

据统计,该馆出版的图书杂志1902年为15种,27万册;1911年为141种,583万册。资本额由1901年时的5万元增加到1913年时的150万元,成为我国近代史上规模最大,人员最多的印书馆在全国乃至东南亚地区一度雄居榜首

1914年1月,商务印书馆与日商签订了收回日股的契约,并且辞退了所有的日方人员。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