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发现的最早的金币是春秋时期的郢爰金币

中国已发现的最早的金币是春秋时期的郢(读音“影”)爰金币。

中国广泛铸造和使用金属货币,是春秋战国(公元前475年 -前221年)时代。这时,商品经济的持续飞跃发展,促使各诸侯国纷纷铸造金属钱币。当时有金、银、铜三种金属货币。春秋战国时期通常流通的是铜质的蚁鼻钱、银质的铲状布币、金质的郢爰等金属钱币。

(图:郢爰金币)金币是当时楚国的主要货币形式之一。史称楚金币为印子金、版金、金版、饼金,等等。现在一般将楚金币称做爰金。爰金,是目前中国发现并已著录的最早的黄金货币。在已发现的爰金中,钤印有“郢爰”的占绝大多数。因此,通常又以郢爰代指爰金,也就是楚金。

楚金币的称谓甚多,主要根据金币上钤刻的文字命名,如“郢爰”、“陈爰”、“融爰”、“卢金”等,“郢爰”(“郢”为楚都城名,“爰”为货币重量单位)是楚金币中出现时代最早、当今出土最多的一种,因而人们多以它作为楚国黄金货币的代表。

1974年,在中国河南省扶沟(今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古城村出土金币392块,总重量8183.3克。1979年,在安徽省寿县花园村出土爰金十八整版和一小块,重5187.25克。1971年,在湖北江陵郢城也曾出土一块郢爰,重17.5克。这些楚金币的含金量多少不一,一般都在94-98%之间,少量的仅为85%左右。

楚金币的形制有两种,一种是正方形或长方形的金版,另一种是扁圆体的金饼,以前者为多见。从出土实物来看,整版的“郢爰”每件约重250至260克,正面都刻有排列整齐的“郢爰”印记,印记多少不等。金饼上多无印记,有实心和空心两种,形状酷似龟。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楚金币,除极少数为墓葬出土外,绝大部分来自于窖藏财富。从文献中可以看出,黄金的流通限于上层社会,而且只在国际礼聘、游说诸侯、国王赠赏、大宗交易时才使用。使用时动辄百金、千金,至少为一镒。

楚金币是一种称量货币,使用时根据需要将金版或金饼切割成零星小块,然后通过特定的等臂天平称量再行交换。因而出土的楚金币,大都是零星碎块,大小轻重相差悬殊,而且明显看出曾被切割过的痕迹。

楚国之所以能在中国最早利用黄金作货币,是因为楚地拥有丰富的黄金资源。楚国金币是选用高品位的天然金块熔铸而成。

东汉之前,盛行黄金货币,在交易中发挥了极大作用。东汉之后,由于白银产量增多,并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支付手段,形式为银饼或银锭,直至清末银元产生。因此,郢爰金币在古代货币中,有极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