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第一台出口的照相机是上海“海鸥”牌

上海照相机厂成立于1958年,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上海海鸥照相机有限公司。

在20世纪50年代,他们生产出了中国第一台照相机58-1型。是后来“海鸥”照相机的前身。

1963年,该厂生产的相机90%是上海牌4型双镜头反光照相机(即方镜箱照相机)。这也是中国第一款出口的相机,以德国罗莱弗莱克斯(Rolleiflex)双反相机为原型,1963年底开始批量生产,1964年出口中东地区。

和新中国成立后筹建的其他工业部门一样,照相机工业也承担着突破、赶超的使命,关系一国光荣。从58年建厂并推出58-1型相机,到4型双反相机出口,上海照相机厂仅用了六年时间。

(图:1968年,海鸥4A型)

1968年,上海牌照相机正式使用海鸥牌注册商标,从此“海鸥”飞出上海,成为新中国照相机工业的标杆。这是为推动出口而做的改动。4型系列相机出口后,得到出口地一些反馈。原来按照国际有关规定,以地名“上海”作为商标不能在国际上注册,相机说明书上的熊猫图案亦不能用。因为多数照相机出口到信仰伊斯兰教的中东地区,熊猫的图案在伊斯兰教徒看来酷似猪。为避免造成误解,熊猫图案也被换下。

这时,上海轻工进出口公司提议采用其注册的“海鸥”牌,海鸥与上海有关,又有“飞向世界”的含义。不过,这或许都是后来人们的美好附会。那时,叫“海鸥”的产品多得是:“海鸥”牌洗涤、化妆品……。

不过海鸥是被西方人看不起的海鸟,又懒又馋,老是跟随在轮船后面,抢吃船员倒在海里的残羹剩饭,后来才知道对海外宣传并不十分有利。但当时是轻工进出口公司指定的商标。

“上海4型可以说把当初从事照相机事业的人们的精神传给了我们……尽管已经生产了40多年,我手头上的上海4型相机依然动作轻快、从装胶卷、设快门、调焦、按快门、上胶卷、到最后去除胶卷都是畅通无阻。和其原型禄来相机一样,动作安全简便。即使是早期产品,做工也很结实,不愧为后来大为流行的海鸥系列相机的开头。”日本相机收藏家陆田三郎在其著作《中国古典相机故事》中,对40多年前生产的4型照相机,仍不吝赞美之词。

4型系列在国内有众多模仿者,风靡一时。4型系列中,被仿造最多的是4B型,重庆宁江机械厂在1968年生产的峨嵋SF-1相机,丹东照相机厂于1974年至1980年生产的牡丹双反相机系列,武汉照相机厂1973年生产的黄鹤相机等,都证明了4型系列流行之广。

那时候,上海300万人口,玩相机的最多只有3000人。五六十年代,能玩得起相机的是极少数人,即使玩也是“穷玩”。

当时,拍照还是项挺有“危险性”的昂贵爱好。有很多人拍照后,自己冲自己洗,那时候人民群众警惕性很高的,我自己冲洗相片,暗室里开着红灯,只要有红光透出去,里委干部要报告派出所,派出所再来调查。

胶卷也很贵。“胶片都是苏联匈牙利的,上海电影制片厂拍电影剩下的零碎片头,卷好了,1块5毛钱一卷,匈牙利的片子5块钱一卷,等于现在四五百元了吧。”林师傅拥有的第一个国产相机,就是上海牌58-1,当时他已参加工作,月薪74元,买得起80元的58-1。

在国内,虽然相机仍是奢侈品,不过4型的价格是工人一个多月工资,为更多人接受。

4型出来以后,接着有4A型、4B型、4C型,特别是4B型出来之后,80块钱一架,应该说相当便宜。我大学毕业的那几年每月工资一直都是65块6毛。整个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根本就没加工资。但是有些劳动力比较多的家庭也是能够买得起。而到1970年代初,“海鸥”牌照相机紧俏到需要通宵排队才能买到。

诞生于大跃进赶英超美年代的上海照相机厂,摆脱不了浮夸风的影响。文革中七十年代初的“东风”、“红旗”相机更是严重脱离现实,只为满足某些自我膨胀的要求而造。1968年底,上海照相机厂接到任务,仿照瑞典“哈苏”500C(Hasserblad)照相机研制“东风”相机。

“东风”是上海照相机二厂的产品,上海照相机二厂是上海照相机厂的分厂。“东风”相机配有4/50广角、2.8/80标焦和4/150中焦三个专用镜头,最高标称速度达1/1000秒。

在1966年,上海照相机厂开发的“海鸥DF型”35毫米单镜头反光照相机试制成功,这是继1964年上海照相机厂仿日本“美能达”SR-1型设计的“上海DF型”35毫米单镜头反光照相机成功后,再次仿制“美能达”SR-2型35毫米焦平面快门单镜头反光照相机成功。

海鸥DF是当时世界上唯一的一款使用120胶卷的单镜头反光照相机,日本的勃浪尼卡(Bronica),玛米亚(Mamiya)645等同类型照相机均尚在研制中。

同时,另一艰巨任务——仿制西德莱茨照相机厂生产的徕卡(Leica)M4照相机,(这在当时也属于世界上最高级的35毫米照相机之一,和瑞典的哈苏都是各自类型的顶级机),落在上海照相机二厂。1969年,正值国庆20周年,上海照相机二厂将仿制徕卡M4 的照相机称为“红旗”。这些据说都是喜欢摄影的江青的意思。

后来,江青又下达了新的“圣旨”:“哈苏原型机的快门只有1/500秒,我们必须达到1/1000,外国人没有的,我们中国人也要有,也能有。我们既然能做1/500秒,为什么不能做1/1000秒呢?”

现实是,当时的中国照相机工业总体技术水平还很落后,没有高纯度的光学玻璃,没有合格的、精度较高的金属材料,没有高精密度的机床设备,光凭一股热情,怎么能生产出世界一流的产品呢?负责快门设计的孙晶璋师傅内心质疑,可面对这一无理的要求,也只能用点小聪明蒙混过关。他的办法是,在1/1000秒时,快门的最大通光口径从镜头的最大光圈f/2.8缩到F4,这时大于F4的几档就不能用,但最高1/1000秒的快门速度是达到了,用孙晶璋的话说,是总算“将江青糊弄过去了”。

进入20世纪九十年代,海鸥错失了数码相机的发展机遇,受进口照相机的夹击,走下坡路已是不可避免。海鸥衰落主要由于国企体制问题和基础技术的薄弱。

“照相机是应用技术,要靠基础技术支撑。如果没有基础技术支撑的话,就发展不起来。电子技术不行,材料技术不行,机床技术不行,什么都不行,那么没办法,我们只能全靠引进,全都是日本过来。你能够引进一个,你能够引进两个,但你不可能什么都引进过来。”孙老感叹。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