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座宦官文化博物馆是北京宦官文化陈列馆

中国第一座宦官文化博物馆是北京宦官文化陈列馆。

它位于北京石景山区模式口大街西端,距离市中心约20公里。是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它原为明万历年间司礼监掌印太监田义之墓,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三年(公元1605),1997年进行修缮,1998年9月建成北京宦官文化陈列馆,正式对社会开放。

北京宦官文化陈列馆(简称田义墓)墓园坐北朝南,由田公祠(又称显德祠)、寿域和慈祥庵三部分组成,占地约6000平方米。葬有田义及附葬太监墓共5座。1998年在田义墓的基础上,建成北京宦官文化陈列馆,分为三个展区:墓园展区、田野石刻展区和宦官文化陈列室。

田义墓历经400多年沧桑,其建筑格局仍基本保持完好。墓园内地上建筑除享堂被拆除外,其余建筑保存基本完好,为宦官丧葬制度和丧葬习俗的研究提供了真实佐证。同时,田义墓的墓园建筑也为人们展示了古代精湛的建筑工艺和精美的石刻艺术,并以其石刻精美、规制高、保存完整而著称。

最精美的高浮雕有:螳螂捕蝉图、雄狮图、三龙戏珠图、双鹿图等共百余幅;墓园内的清康熙时期御司房忠勇营中军总护官御马监太监慈有方的墓圈石刻别有特色,其内容是取材于历史典故:“米芾拜石”,说的是一个“痴”字;“孙康映雪”,说的是一个“勤”字;“羊续悬鱼”,说的是一个“廉”字;“苏武牧羊”,说的是一个“忠”字;“管鲍分金”,说的是一个“义”字;“道林全羽”,说的是一个“爱”字,不一而足。

石刻展区展示的是近几年来石景山区出土的墓志、石函及民间散落的石刻等。宦官文化陈列室从宦官的起源、称谓、机构设置及执掌、宦官的特务机构、宦官的婚姻生活等不同角度,揭示了中国几千年封建帝制下形成的体系完整庞杂的宦官制度。

宦官阶层伴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始终,在王朝更替间常闪现这些人的身影。对于这样一个影响深远的群体,却鲜有专门研究的机构。很长时间以来,由于很多的偏见我们忽视了宦官本身的历史研究价值。在宦官博物馆的大门即将重新开启的时候,我们将会看到一段更加真实的历史,更深刻地体味过去两千年的封建皇权文化。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