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内地首例自主设计的索穹顶屋盖工程由中国建研院完成施工工法

2014年9月,北京市住建委正式公布了2014年度北京市工法名单,由建研院鄂尔多斯伊金霍洛旗全民健身中心项目组完成的《大跨度索穹顶结构施工工法》名列其中。

该工法针对大跨度索穹顶结构的施工,提出了全过程施工仿真计算,在地面对所有构件进行组装,在高空仅通过张拉最外圈脊索和最外圈斜索的方法一次性将结构张拉成型。

大跨度索穹顶结构的施工技术在国内应用很少,技术难度大是主要原因,尤其是在施工技术方面,一直缺乏可借鉴的资料。

项目组针对项目实际,首次提出“地面组装索系、空间整体提升、一次张拉成型”的“U型提升”索穹顶施工方法,应用动态模拟分析、计算机同步控制和过程监控等技术,形成了一整套全新的索穹顶结构施工技术,成功开创了我国自主设计并施工完成穹顶结构工程先例,用国人的双手“撑起”国内首个索穹顶屋盖

据了解,该工法与传统工艺相比,不仅满足大跨度索穹顶结构的安装,避免了高空作业,保证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而且减少了支撑塔架、大型履带吊等辅助措施,降低了施工成本,节约钢材70%以上,共节约资金达500万元,新增利润630万元,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市场应用前景广阔。

另据了解,针对该工程项目申报的课题《索穹顶结构的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已于2012年3月通过了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组织的成果鉴定,并被专家鉴定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China Academy of Building Research)成立于1953年,隶属于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是全国建筑行业最大的综合性研究和开发机构,具有建设行业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建有土木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设计大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等在内的众多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以建筑工程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为主,致力于解决我国工程建设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负责编制与管理我国主要的工程建设技术标准和规范,开展行业所需的共性、基础性、公益性技术研究,承担国家建筑工程、空调设备、太阳能热水器、电梯、化学建材、建筑节能的质量监督检验、测试及产品认证业务。

科研及业务工作涵盖建筑结构、地基基础、工程抗震、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建筑环境与节能、建筑软件、建筑机械化、建筑防火、施工技术、建筑材料等专业中的70个研究领域,近年来又加强了绿色建筑成套技术、新能源应用技术、防灾减灾技术以及智能化集成技术等研究与开发。

建研院拥有分别位于北京市和河北省廊坊市的两个研发基地,北京研发基地是建筑安全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所在地,已建成模拟地震振动台实验室、大型幕墙实验室、风洞试验室、防火实验室、建材实验室。

50多年来,中国建研院科研成果硕果累累,为推动中国建设事业的科技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