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最长的公开发表的对联由清代孙髯所写

该系列: 大观楼长联 共 2 篇, 此篇为第 [part not set]

在云南西郊的滇池岸边,有一座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的大观楼。

这座阁楼立于水边,建筑形式独特,登楼可以俯瞰滇池美景,是昆明的一处著名景点。大观楼的名气很大,除了楼本身的因素之外,还因为这座楼挂有“海内第一长联”

据史料记载,此长联作者是孙髯(1685-1774年),字髯翁,号颐庵,云南昆明人,祖籍是陕西三原(今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幼时随父亲流落到昆明。

他自幼聪颖好学,诗文更是了得。他小时候去参加童子试,因为不愿意受搜身之辱,于是愤然离去,从此再也没有参加科举。

他虽然没担任过一官半职,但却关心国计民生、百姓疾苦。他生活清苦,晚年不得不靠卖萝卜生活,有时还会没有饭吃,但他始终坚毅乐观,因为喜欢梅花,所以自号“万树梅花一布衣”。

孙髯广交文人墨客,常参加在名胜古迹举办的聚会,吟诗作赋。康熙年间,大观楼建成。

这座楼西近华浦,濒临滇池草海北滨,遥对西山,凭栏远眺,只见青山绿水、烟鹭沙鸥。

如此佳处,自然吸引了很多文人前来集会。墨客登临,填词作诗,但都只是粉饰太平,为统治者歌功颂德,没有丝毫雅兴,孙髯对此十分鄙视。

他有感于这种现状,慨然挥笔,写下了题大观楼长联一副,长达180字,开古今之先,故而被誉为“天下第一长联”。

孙髯有感而发,一气呵成,在写景时触景生情,抨击了封建王朝的统治,揭示了封建王朝必然衰亡的规律。

他把正统皇朝看作是不长久的幻影,把帝王们的”伟烈丰功”看作是“苍烟落照”里的“断碣残碑”。

在当时,这是一种明显的叛逆思想,有“犯上”的嫌疑,所以必然为当权者及其帮凶所不容,但是由于这副长联已经广为流传,深得人心,所以他们又不敢公然撤下这副长联,于是就找人用篡改字句的办法,仿照孙髯的格式,另外又写了一副大观楼长联,企图通过改变其思想内涵,为封建统治者所用。

但是改来改去,总是弄巧成拙,还闹出了不少笑话,所以长联就流传下来了,其影响也不断扩大。

长联观物写情,内涵深刻,让人拍案叫绝,被誉为“海内第一长联”名副其实。

长联自写成之后,就一直挂在“五百里滇池”岸边的大观楼前,时间长达200多年,受到了古今众多名士及广大游人的仰慕和推崇。

不仅如此,正是因为长联的存在,大观楼的名声才变得更大,成为了与黄鹤楼、岳阳楼及滕王阁齐名的我国四大名楼之一。

同系列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