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作“中国最古老摇滚乐”的是陕西华阴老腔

“女娲娘娘补了天,剩块石头成华山”,一群农村老汉用简单的乐器,敲、打、弹、唱,将富有关中生活气息的场景搬上舞台,铿锵有力,朗朗上口,颇有关西大汉咏唱大江东去之慨,所到之处,无不给人震撼,曾多次被人誉为“中国最古老的摇滚乐”,这便是陕西华阴老腔。

发源:由船工号子演变而来

距离西安市东北方向100多公里的华阴市(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双泉村,是华阴老腔的发源地。这个位于西岳华山脚下的小村庄,黄河、渭河、洛河在它的附近交汇。据说在西汉时期,这里曾是一个军事粮仓所在地。

华阴老腔艺术发展中心主任党安华介绍,当时京师粮仓就在双泉村,它通过三河口的三条河流将粮食运往各地, 船工和将士们闲暇之余没事就敲着、打着、喊着,应该说这是老腔最早的雏形,它是由船工号子演变而来的。

Chinese-Huayin-traditional--music-of-Shaanxi-province(图:2014年3月,表演者们在华阴市文化馆内表演,陕西华阴老腔的演奏阵仗颇有现代摇滚的排场)

发展:皮影戏搬到台前演过程曲折

老腔是一种板腔体戏曲剧种,是皮影戏的一种,唱戏人在后台称为皮影戏,而唱戏人在前台吼唱便是老腔,如今人们所说的华阴老腔,多指唱戏人在前台吼唱。

2001年一次偶尔的机会,刚从戏剧学院学习回来的党安华在农村看到了皮影表演,当时台上表演地热闹似火,但台下的观众却寥寥无几,这种情景让这个年轻人感到十分凄凉。但掰开皮影舞台后面的亮纸,看到包裹在亮纸里面艺人们的精彩表演,至今党安华仍记忆犹新。

自此,出于文化工作者的职业本能,从这些老腔艺人们的朴素表演,党安华看到地是老腔艺人对生活的态度,看到的是一种生命的张力,这样的表演形式能给观众正能量,因而他决定将皮影幕后的表演搬到台前。但当党安华将皮影戏班的艺人召集在一起,把他的想法告诉给这些艺人们时,却遭到了多数艺人的反对。

“过去演老腔在里面,谁也不见谁,现在要放到前面,人很不习惯。”华阴老腔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张喜民说道。

2002年五、六月份,党安华再次召集到十多个皮影戏班的艺人,仍有部分艺人不同意,经过党安华仔细讲解,最后张喜民所在皮影戏班中的四位艺人愿意尝试。

有了张喜民及其他几位艺人的支持,党安华开始着手排演剧目,通过向专家咨询,他们排了一部反映华山故事的老腔剧目——《劈山救母》,但最终这个排练不到一个月的剧目以失败告终。

“老腔的音乐非常简单,它很难完成戏剧的东西,所谓戏剧就要有故事,要有人物,戏剧的东西首先要塑造人物,它的音乐没法塑造。”党安华反思着《劈山救母》剧目失败的原因。

《古韵乡趣》:老腔皮影从幕后到台前的重要标志

尽管第一次老腔表演以失败告终,但党安华和老腔艺人们却没有放弃。因为他们知道,当电影、舞蹈、电视等新的娱乐形式出现后,老腔皮影的发展就已经遇到瓶颈,而他们作为老腔皮影的表演者,必须要寻求改变,以一种新的表演形式让老腔皮影重回舞台,重新被观众所熟知。

到了2003年,当一切条件成熟后,老腔艺人重新排演了一部反映农村中生活场景剧目——《古韵乡趣》,这部老腔剧目的演出,受到观众喜欢,同时也获得渭南市多个奖项。如今,党安华也将《古韵乡趣》的演出作为老腔皮影从幕后到台前的重要标志。

《古韵乡趣》演出成功后,华阴老腔在陕西省内慢慢被人们所熟知。之后,党安华开始带着这些老腔艺人在陕西省内的各种场合进行演出,传唱老腔。

现状:急待传承、保护

如今,在老腔艺人们看来,华阴老腔能够真正走出国门,应归功于话剧《白鹿原》。2006年6月1日,由林兆华导演的话剧《白鹿原》中,融入了华阴老腔的表演,剧中,开幕和落幕都以老腔为主,一演就是30唱,震动京城。

华阴老腔在《白鹿原》中的表演,保持了其原有的声腔唱法,除只需要在表演过程中适应喜怒哀乐外,没有被要求改变唱词,因而在演出过程中,这些老腔艺人得心应手,以一种朴素之感,没有半点矫揉造作,将老腔的张力表现的淋漓尽致,得到观众好评。

在话剧《白鹿原》中的表演,使得更多的人对华阴老腔有了认识。2006年5月20日,华阴老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受到国内多家媒体关注。同时,华阴老腔先后多次走出国门,到美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进行表演,开始被世人所熟知。

如今,华阴老腔面临最大的问题便是后继无人,但华阴市老腔艺术发展中心的老腔艺人们,希望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向人们展示着老腔魅力,向后人传承老腔文化。正如他们所说:我们有幸生活在山水之间,享受前人给我们留下的丰厚遗产,我们庆幸工作在文化战线,为华阴文化添瓦加砖。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