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唯一的清朝京师汉人高官专祠是李鸿章祠堂

大清统治下的中国是满人的天下,作为大清王朝政治中心的北京更是满族达官贵族的天地。然而就在满族人统治下的北京,由光绪皇帝亲自批示为一位汉族官员建立了祠堂,并为祠堂亲笔题写了匾额。这座祠堂就是为纪念清朝汉族重臣李鸿章而建。

清代,在京师为汉人官吏建专祠唯李鸿章一人。

清王朝认为李鸿章功勋卓著,特此表奖。从晚清重要的政治活动中,我们不难看出李鸿章在清廷的重要地位。

李鸿章因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而发迹,因倡导洋务运动而官运亨通。官至两广总督、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掌握了清政府的外交、军事、经济大权。

李鸿章参与签订了《中俄密约》、《中法新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中国近代史上一系列的卖国条约,一度被称为中国近代史上媚外卖国的典型人物。

签订了这些卖国条约,李鸿章自然成为爱国志士抨击的众矢之的。

甲午战争后,年逾七旬的李鸿章奉命出使日本,遭日本浪人小山丰太郎枪击,险些命丧东瀛。

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后,已是耄耋(读音“冒迭”)之年的李鸿章被召入京城,与联军议和,签订了《辛丑条约》。可以说,签订《辛丑条约》,李鸿章也搭上了自己的一条性命。因为条约签订后不久,李鸿章就因腹疾和精神压力而一命呜呼了。

其实朝廷本想使李鸿章配享太庙,后因有些官员力阻,才没有实行,而是为他修建了这座祠堂。

虽然,李鸿章负责与侵略者签订了一系列的屈辱条约,但有谁能够读懂李鸿章——这位清朝末年柱石之臣的辛酸与无奈。

国之将领,其言其行已做到了力挽狂澜。他为摇摇欲坠的大清王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清王朝为其修建祠堂,也算是对的褒奖和回报。

李鸿章(1823-1901年),安徽合肥人,汉族,道光进士。

1858年襄办曾国藩营务。1861年回籍编成淮军,次年运往上海,勾结外国侵略者,镇压苏南太平军。

又积极举办洋务。

1866年主持“剿捻”,镇压了捻军。

1872年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此后长期主持清朝外交、军事。

他对外一意求和,经手与外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对内大力创办近代军用、民用企业,建立北洋海军,竭力维护清朝统治,成为洋务运动的主要主持人。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