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到底弱在哪里

有天发现客户自行维护的网站只能看到网站标题,看不到文章内容,相当于只有头,没有身子,看上去整个网页断了一半,于是好心问他们:你们的网站断了,要不要帮你们恢复和维修,报价多少。(短信不想打太多字)

客户听了好生气,网站断了本来就该你们维护呀。怎么还要收钱。直骂我们心黑。

说了半天,才发现我说的不准确,客户误解了。他以为是网站连不上了。其实我说的是网页显示出问题了,内容不全。

如果网站连不上了,就属于我们的硬件和网络服务,如果是内容不全就是软件和内容维护问题。五年前就已经交付,这些年都不是我们在维护。

最后,客户终于搞明白是怎么回事。

我真的汗。
说中国话真是需要事前好好琢磨怎么表达。但我一般很懒,只想简洁的廖廖数语表达下。
应该说你们的网页显示出问题了?显示不全了?下半部分看不见了?坏了?破了?不能用断来表示网页被截断啊。汗

英语就不会有这样的问题,英语会用broken。也是断的意思,但是一般指网页截断了,破了,不全了。

如果用down,也是断,就是连不上了。

中文也是一个字,但意思就可以很多,或者说有时一时半会儿没法儿找到一个特别准确的字来界定一种情况;英文只是一个词,定义得却很准。

中文的劣势并不是指她的文字到底是象形的还是拼音的。而是她背后承载与体现的中式文化。

我们在做数学题的时候,先搞清楚定理、公理这些,比如1加1=2,然后才能得到2加2等于多少的正确答案。但如果没有之前的定理,比如,不,我非说1加1等于3,因为一个父亲一个母亲创造出一个3人的家庭,这就无法继续算题,因为是鸡同鸭讲。

同样,在和中国人争论的大多数时候根本不具备争论的前提。中国文化缺乏这样的一种逻辑思维:我们先界定好概念和定义,然后才能在此基础上继续。也就是我们先搞清楚自己和别人准备开说的东西的定义是什么,然后才继续 。

但中国人并没有形成普世的、普遍性的、公理性的、定理性的概念和定义,是社会一种默认和公认的前提,而具体的讨论时,又不界定具体内容的前提和定义,于是很容易争起来,哪怕是那些所谓知识分子的思想的辩论最后也常常沦为偷换概念。就象环时总编怎么编,还都觉得他自己挺有道理。因为普世定义1加1等于2, 他说,不,1加1等于3,然后找到了他的自定义。

中国人绝大多数争论的问题首先是对定义不明。于是对概念的强调和反复,被称作常识教育,但其实常识并不是指那常用的常见的知识,那具体的内容。而是指我们首先要对用什么知识来界定那些事物达成一个统一的认识的这样一种模式。

鉴于文化缺乏这种逻辑和先有对概念厘清的重要性的认识,所以中文处于一种模糊的境地。语言既是文化的代表,也是文化的表现。

如果文化上不发展逻辑,那么语言上也就缺乏逻辑,这才是中文的弱势,倒不是说因为她是象形的。象形的也有其独特的优势,但她承载的文化含量若是跟不上逻辑与哲学的思辨的发展,她不管是用拼音还是用象形都属于很不精准不够科学的语言。

许多人嚷着要革新象形文字,却说不出为何要改成拼音文字,改成拼音文字的最大好处就是,因为别的拼音文字,比如英语、法语等已经对许多事物有了明确的定义和表达,有了许多非常精准的词,因此照抄就可以了,用中国拼音转换一下就可以了。山寨语言,和山寨技术一样,终会影响人的思想。

但是还是象形文字,翻成中文就很难了,工作就很艰巨了。如果没有当年日本人对西方思想的吸收然后再翻译出那么多的新名词,中文山寨谁去?自己又不懂精进。既然都是要学习西方,何不如象比如越南语等一样,直接以西式字母吸收西式思想的先进呢,更方便更直接更高效。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