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收入陷阱

宁要10个中等收入,不能要一个马首富。

“中等收入陷阱”这一概念最早由世界银行在2006年提出,意指各经济体赖以从低收入经济体成长为中等收入经济体的战略,对于它们向高收入经济体攀升是不适用的,进一步的经济增长被原有的增长机制制约,人均国民总收入难以突破10000美元的上限,很容易进入经济增长阶段的停滞徘徊期。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总结为:收入分配差距过大、过度城市化、产业升级障碍、资本开放危险,以及随之而来的社会公共服务短缺、就业困难、金融危机……”
成功跨过这个陷阱(如、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等)的和没有跨越的(如巴西、阿根廷、墨西哥、马来西亚、菲律宾)给我们提供了启示。

GDP第一来源于创造,找到产业升级的动力,比如科技研发,创新、设计和创意产业的繁荣等就能有力地避免掉入陷阱。
但不是每个国家都能找到这样的动力,因为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是靠喊口号,得靠长时间的积累。
此外,这是一个系统工程。
试想一个科研人员整天在担心生了大病住院的父或母每天1万元的ICU费用,该筹钱了,该筹钱了,他或许是高收入,但他的父母呢?请问他能坐得住继续在那里摆弄瓶瓶罐罐吗?人们是人,是情感动物,不是机器。

GDP第二来源于分配,这些成功的国家都是相当“均富”的社会,有富翁,但也有非常广大的中产阶层;而我们再看象那些没能跨越的,可以看到垄断、腐败、专制、民主欠奉。

在我还在上学的小孩时候,看过一幅漫画,丑化美国人的,一手拿着胡萝卜,一手拿着大棒。
那个时候已经改革开放了,但这幅画当时是讲什么的,用这画来形容什么,我没记住。
现在我猜是为了讽刺美国虽然给你糖吃,但拿着大棒干涉内政,要求你民主吧。
美国人一手拿着订单的蜜糖,一手拿着要求推进民主的大棒行走全世界。

我们可以看到走向更民主的国家更容易地跨过了中产收入陷阱,而那些只想吃糖却不太想履行民主义务的都在挣扎。

许多人没有理解民主能带来真正的繁荣,民主正是第二种通过分配来促进社会GDP增长的利器!

假如一个国家有10个中产,那么大家都有点钱,那么都会来进行交换,A买B的,B买C的,C买D的,D买A的,相互交叉等等,每人既有机会成为生产者,又是消费者,而每一次流通,则政府都有机会征收税收;流通越多,钱越值钱。然后征税所得再进行福利的又一次次平衡,哪里不公平再往哪里多投,使更多的人有本生产,有钱消费,进入良性循环。

而全国有6个穷光蛋,3个中产、1个巨富,大富翁自己都说了,李嘉诚就说过,再富能吃多少,睡多少张床,能用多少?富翁至少有些钱是无法再进入流通领域的,他们靠吃息过活。而穷人根本没钱消费,静静等死,中产因为没有足够的有人来买他们的东西,将不是向富翁发展,而是向穷人滑坡。
和珅把钱都藏在家中,连清朝皇帝都感觉自己变穷了。
所以,一个社会或国家,它的分配机制太重要了,GDP的分配,远远要超过GDP的创造。

美国人之所以能成为世界强国,是它早想清楚了这个问题,一手是创造,一手是分配与流通,或许它的分配没有象北欧等那种实行社会主义的高福利国家那样,但他有许多自己的做法来平衡社会,比如信用卡的发明,中低收入者首次可以通过无本(信用)取得资本(以消费名义购买一些生产资料),虽然资本的取得和代价是很高的(略低于高利贷),但这就是一种分配的创新,穷人拿到资本可以投资给自己、或者自己的孩子,万一投资成功了呢?比如考上了名校,教育翻身了呢?再不济,还不上,死了,也避免了造反。
可惜有些美国人自己都没有理解,以为靠专制垄断更繁荣,错!恰恰是打破垄断的民主保证了他们享有更高的科技、更多的机会。如果对现状不满,那是因为民主还需要再发展,再向穷人一端推进!美国人向世界输出民主,难道是一种罪吗?这取决于那些被输出民主的国家是否够聪明。聪明者跨过了中等收入,至少目前是这样。(题外话:新加坡政府曾经正式声明自己是民主国家,不是象有些中国人认为的那样是专制国。)

所以那些,决定吃美国人给的糖(订单)的国家,比如印度、越南等,如果你们真心实意地是为本国人民好,希望国家真正的富强,而不是希望骑到奴隶的头上当皇帝,那请你们一定要同时学习美国的民主理念,因为那是保证长久繁荣的手段。我祝福你们!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