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存最早的郊野型私家园林是湖北襄阳的习家池

习家池,是中国最早的郊野型私家园林。位于湖北省襄阳市襄阳古城南的凤凰山下。是襄阳历史上荆楚名门习氏宗族的聚居地和故里。因其建园早而名着史册;又因其名人辈出而为天下习氏所宗。今属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汉末期,襄阳习融已经是名着一方的豪强,其子习郁随刘秀起兵,历任东汉光武帝刘秀黄门侍郎,侍中(侍随皇帝左右)。封襄阳侯。东汉建武年间(公元25-56年),习郁在习氏居住地的凤凰山(白马山)下,依照春秋时期越国大夫范蠡养鱼的方法,修筑了一个池塘,引白马泉水养鱼,名之曰:习家池。习凿齿《襄阳耆旧记》载:“岘山南八百步,西下道百步,有习家鱼池。汉侍中习郁,依范蠡养鱼法,中筑一钓台。将亡,敕其儿曰:‘必葬我近鱼池。’池边有高堤,皆种竹及长楸,芙蓉覆水,是游宴名处。山季伦每游此,未尝不大醉而还,恒曰:‘此我高阳池也。’”《晋书》卷43《山简传》称:“诸习氏,荆土豪族,有佳园池。”《襄阳县志》载:“秦汉以前不知其名云何,后汉习氏居其地,有名郁者凿池其旁,依范蠡养鱼法,中筑钓台,风物幽胜,人往游焉……”。

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这样写道:“襄阳侯习郁依范蠡养鱼法作大陂,陂长六十步,广四十步。池中起钓台,池北亭,郁墓所在也,列植松篁于池侧,沔水上,郁所居也。又作石垘逗,引大池水于宅北,作小鱼池,池长七十二步,广二十步,西枕大道,东北二边限于高堤,楸竹夹植,莲芡覆水,是游宴之名处也”。唐《元和郡县志-山南道下》:“襄阳城南有习郁池。”

习家池除今留存下来的池泉,钓台,亭阁外,原还有习郁宅,习郁祠及习郁墓等,另外在习家池附近还有杜甫草堂及四贤祠等多组纪念性建筑。清代王士祯《蜀道驿程记》云:“习家池在岘山南麓,一水泓然下,布文石翠,鉴毛发,溅珠浮水面,与吾郡趵突、珍珠、金钱诸泉相似”。自东汉初习郁凿鱼池建亭台以来,习家池历代均都有增修。

宋代习家池曾毁于兵灾,到南宋嘉定年间又重建,新增庭堂、斋舍28楹,题匾为“习池”、“怀晋”,还在新建的院墙中间辟山门一座,题匾“习池馆”。明代正德年间,巡道聂贤、嘉靖年间副使江汇均对习家池作过全面修缮,增筑石台、石栏,新建“凤泉亭”,立习杜祠,祭祀习凿齿和杜甫。清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太守周凯又对习家池的亭台楼榭进行整修,改高阳池馆为“四贤祠”,祭祀习郁、习珍、山简、习凿齿。清同治年间,襄阳知府方大湜对习家池也进行过一次大修,给泉池取名“溅珠”、“半规”。

现仅存六角亭、荷花池、溅珠池、半规池等景点,仍不失为览胜之地。池中古亭为清代所修,重檐六角攒尖顶,斗拱繁复,檐牙高翘,亭高6.5米,面阔4米,四角方石柱,坚固厚实,古朴大方。挑檐和额枋上遍饰象征吉祥的天宫赐福、万事如意、蝙蝠双至、犀牛望月、凤凰展翅等图案,形象逼真、栩栩如生。亭的四周有荷花池环卫。溅珠池呈半月状,下有泉眼喷吐,上有古槐覆盖,池中鱼儿游弋,步园临池,别有情趣。现存白马泉、养鱼池、芙蓉台、六角亭和历代名人碑刻题记等遗迹。

习家池北负岘山群峰,东临汉水碧波,西靠谷隐古寺,南接荆襄古道;还有凤林关、蛮王洞、观音阁、凤凰池等历史名迹星列周边,沙汀烟树,映带城郭,自是天然绝境。

《襄阳县志》录重建高阳池馆记中赞誉说:“全楚十八九而胜迹,名流都人士留连而慨慕者,习家池为最”。

总之,习家池对于熟悉中国历史文化的人们来说,是一个知名度很高的地方,孟浩然、李白、杜甫、皮日休、胡曾、曾巩、王世祯等众多的历代诗人咏写的作品很多。它的历史文化价值主要表现在:

一、它有丰富的历史内容。习家池历史悠久,其创始人是东汉初年的襄阳侯习郁,它的形成距今已有近2000年。自习郁起,习氏一直是汉晋间襄阳的著名大族。东晋时期有习凿齿、三国时有名将习珍和习桢享誉一时,另有习温入仕吴国的佳话等。特别是东晋时期习凿齿曾在此居住,撰着了《汉晋春秋》。习凿齿是中国历史上的史学名家,他说他“每定省家舅,从北门入,西望隆中,想卧龙之吟”(《晋书·习凿齿传》),又曾作《诸葛武侯宅铭》(见《艺文类聚》)卷64《居处部四》),记述诸葛孔明故宅的情景,论颂诸葛亮在中兴汉室,统一中原大业的抱负,赞扬诸葛亮公正无私,执法严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高尚品德。可见习凿齿是诸葛亮的崇拜者。

二、它是中国最早的郊野型私家园林之一,这在《襄阳耆旧记》、《水经注》等古籍中均有记载。习家池作为从东汉开始修建并保存和使用至今的郊野型私家园林,在我国园林建筑史上极为罕见,不愧为中国私家园林建筑的一个典范。明代计成在著名园林学着作《园冶》中论述郊野园林的择地、构筑和意境时写到:“郊野择地,依乎平冈曲坞,叠陇乔林,水浚通源,桥横跨水,去城不数里,而往来可以任意,若为快也。谅地势之崎岖,得基局之大小,围知版筑,构拟习池”。“构拟习池”,就是指构筑郊野园林,要效法习家池。

传为东晋葛洪所着的《西京杂记》中所记载的西汉茂陵(在今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富人袁广汉于长安附近所建的园林,较习家池为早,但《西京杂记》作为史料的可靠程度,不及记载习家池的史料高。中国古建筑学家,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原中国文物研究所所长,罗哲文先生为习家池亲笔题字“中国郊野园林第一家。”

三、它是汉代历史遗迹中很少可以确切指认的地方。两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元)的下限距今已有1800多年,地面古迹保存极少,当年胜迹的遗址也大多难以知其确切地点,以至后人只能猜测,甚至争议不息。然而习家池的所在地是确切的,不存在不可确认的问题。

四、它是中国习姓郡望所宗。根据《风俗通》记载,习是一个古国名,《左传-杜预注》上记载,习氏,是以地为氏的姓氏。古代有诸侯国习国,习国被消灭后,其国人才以国为氏,而称为习氏。由于襄阳习姓在历史上名人辈出,氏族兴旺,繁衍脉络也清晰,因此天下习姓都以襄阳为郡望所宗。

五、中国酒文化的重要文化符号。

这是习家池文化的一个衍生现象。西晋永嘉年间,镇南将军山简(公元253-312年),字季伦。河内怀县人。西晋著名文学家、“竹林七贤”之一山涛第五子。任征南将军,都督荆、湘、交、广四州(相当于今天的两湖、两广地区)诸军事,镇襄阳。后又加督宁、益两州军事。刘聪入寇京师,曾遣师靖难。及洛阳失陷,迁镇夏口。卒年六十,追赠征南大将军、仪同三司。山涛镇襄阳期间,是西晋“八王之乱”结束不久,但天下依然处于十分混乱的状态。皇室衰微,朝纲不振。面对如此局面,他自感无力回天,因此懒理政务,经常到习家池宴饮,以排遣愤懑。往往大醉而归。他自比“高阳酒徒”(汉初郦食其曾自号“高阳酒徒”),进一步提高了习家池的知名度,故习家池又名“高阳池”。后来成为中国酒文化的一个重要名词,一个常用的典故,一个醉酒的代名词。

只要我们检阅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就不难发现,关于山简醉饮习家池的典故比比皆是。襄阳习家池又注入了新的内涵,使之继因习郁、习凿齿闻名于世之后,进一步的声名鹊起,以至于“醉饮习池”,成为一个文化现象。

今天,习家池的历史轮廓犹存,生态环境完好。依然是襄阳的历史名迹,为襄阳的一大胜景,有着极高的旅游价值。

只要我们对文物景区做恢复性的修葺整理,整个风景名胜区按《水经注·沔水中》记载的规模和布局恢复旧观,使之更趋完美,习家池一定会以更加美好风貌展现于世人。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