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学航空的共产党人于1925年赴苏联航校学习

中国共产党还在幼年时期,就十分重视航空人才的培养。

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在孙中山“航空救国”思想的指导下,1924年9月广州革命政府成立了航空局,并在广州大沙头创办了一所军事飞机学校(后习惯称广东航空学校)。自1924年秋至1925年冬航校先后招收过两期学员,共50余人。每期经过近一年时间的训练,多数人已能掌握初级飞行技术,其中比较优秀的分批选送到苏联航校深造。

从1925年8月到1927年3月,共有18人,其中共产党员占半数,他们是刘云、王翱、冯询、王勋(即王叔铭)、常乾坤、徐介藩、李乾元、黎鸿峰(越南人)、金震一(朝鲜人),还有在苏联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唐铎,这是最早学飞行的共产党人。

他们到苏联后,刘云、金震一改学其它专业。王翱学成后没有回国。冯询、李乾元、黎鸿峰学成回国后,在艰苦的革命斗争中不幸牺牲。徐介藩回国后从事摩托化部队的建设工作,曾任装甲兵学院院长,1983年因病逝世。唐铎在苏联航校毕业后,参加过苏联卫国战争,曾获列宁勋章、红旗勋章、卫国战争勋章等多枚,1953年4月回国后,曾任辽宁大学副校长,1983年病逝。

王叔铭后来脱党投靠蒋介石,曾任国民党空军总司令。只有常乾坤一辈子从事中国共产党的航空事业

常乾坤是党的航空事业的先驱者。他于1904年生于山西省垣曲县(今山西省运城市垣曲县)下毫村的贫农家庭,由祖父和外祖父两家共同供养他上学。高小毕业后,因家庭经济拮据,希望他留在乡村教书,但他求知欲强,执意要继续上学,于是毅然离开了家乡,步行到太原读书。1921年,常乾坤考进太原“讲武堂”,这是阎钖山为培养他自己的军事干部设立的一所半军事半文化的学校,所以当时又叫“学兵团”。因为这所学校不收学费,每月还发给一定的生活补贴,这正合常乾坤的心意。学校除了上中学课程外,还学习军事,进行军事操练。在学习期间,常乾坤结识了一些进步同学,日渐接受了新思想,爱国热情在胸中燃烧。1924年底从“讲武堂”毕业后,他立即南下去广州,参加了那里正在蓬勃发展的国民革命运动。

1925年,常乾坤考入了黄埔军校,成为第三期的学员。同年7月,他在黄埔军校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曾与周恩来等人在一个党小组生活,经常受到周恩来等人的教诲。常乾坤思想觉悟有了很大提高,决心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当他从黄埔军校毕业后,在党的指示下,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广州航空学校”学习飞行。

1926年5月,常乾坤被派往苏联学习深造,进入苏联契卡洛夫第3航空学校,先后学过飞行、领航、射击等专业。1929年毕业后,任苏联红军独立航空队准校领航员,后又担任过飞行、领航、射击教官,飞行大队大队长、领航主任等工作。

1933年,常乾坤经过选拔考试,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苏联最高的航空学府“茹考夫斯基航空学院”。

常乾坤学习刻苦,工作积极努力,在航空理论、飞行技术、组织指挥等方面,都有较深的造诣。他俄语讲得也很流利。由于他取得了卓越的成绩,曾多次获得过奖章和勋章。

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爆发了全面的抗日战争。常乾坤报国心切,多次找党组织,坚决要求回国参加抗日战争。经党组织批准,1938年8月,他连学院的毕业典礼也顾不上参加,由任弼时亲自送他到车站,从莫斯科乘火车返回祖国。9月初,他到达新疆迪化(今乌鲁木齐),当时新疆军阀盛世才正借苏联援助举办航空队训练班,对外称航空学校。党中央确定常乾坤到该校去工作,以利培养我党派去学习航空的同志。但盛世才千方百计地加以阻止,所以常乾坤未能到该校就任,他只好一面给参加学习的自己同志补课,一面编写一批航空理论教材,其中有《飞行原理》、《空中射击学》、《空中领航学》等。这几册书后来在东北老航校和建国初期空军各航校教学中,都起过很大的作用。

1940年底,党中央调常乾坤回延安工作,先后任八路军航空工程学校教务主任,军委总参谋部航空组副组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校长,军委航空局局长。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副司令员兼训练部部长等职。还先后兼任过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副司令员、空军学院副院长、空军工程学院院长和政治委员、空军军事科学研究部部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73年5月20日,因病逝世。他为创立和建设人民空军,奋斗了将近半个世纪,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国共合作破裂。中国共产党在国内已无法继续培养航空人才,党中央从长远利益着想,决定从中国留学苏联的党团员中,选拔培养航空人才,先后两次选调21人转入苏联航校学习。

第一次是1927年4月以后,从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的党团员中选调了王弼、岳少文、蒋余材、罗国器、饶均等12人,进入苏联空军航校和地勤学校学习,后来有的人淘汰,有的人提前回国,有的人不知去向,只有王弼于1929年9月在列宁格勒空军地勤学校毕业,后留在苏联军队服务。当时中国共产党驻第三国际代表团考虑到学习航空技术的人员回国后没有使用的条件,决定他们到苏联空军部队参加实际工作或继续学习深造。于是1929年10月,王弼被分配到苏联空军第20纵队工作,历任少尉、上尉机械师、准校工程师。经过两年多实际工作之后,1932年2月,王弼进入列宁格勒空军地勤学校工程师训练班进修,1933年7月毕业,分配到伏罗希洛夫格勒空军飞行学校修理厂任副科长和总检验师等职。1933年9月考入莫斯科茹科夫斯基空军学院工程系,学习飞机、发动机的设计和制造,他在这里,度过了5年的艰苦学习生活。

第二次是1935年9月,从在莫斯科东方大学和列宁学院学习的中国留学生中,选调了刘武、刘风、王琏(朝鲜人)、王春、李凡、孙毅卿等9人,进入苏联第三航空学校学习。1938年4月刘风、王琏、李凡、王春飞完了Y—2、P—5型侦察机和轰炸机课目毕业,其他人因身体和技术原因被淘汰,改学其它专业。

抗日战争开始后,王弼、刘风、王琏、李凡、王春等10余人,向中国共产党驻第三国际代表提出回国参加抗战和航空建设的要求,经批准,王弼与常乾坤等人于1938年9月,刘风、王琏、李凡、王春等人于1939年5月先后回国。他们在我党驻新疆办事处工作了一段时间,于1940年奉中央指示回延安工作。

12月他们从新疆出发,途中,李凡、王春等人被国民党扣押,后来李凡被国民党杀害,王春下落不明;王弼、常乾坤、刘凤、王琏等人闯过国民党关卡到达西安,由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派人护送抵达延安。后来,王弼曾任八路军航空工程学校校长,军委总参谋部航空组组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政治委员,军委航空局政治委员。

新中国成立后,任空军副政治委员兼工程部长,空军副司令员等职,1977年8月31日因病逝世。他长期从事航空工程工作,为创立和建设人民空军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刘风曾任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大队长,空军第二航空学校校长,后调国家体委任航空司司长。王琏曾在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工作过,后来返回朝鲜,担任朝鲜人民军空军司令员。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