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发现的最早的动物陪葬坑是秦陵动物陪葬坑

动物坑位于秦始皇陵园东北角之北750米处。发掘表明这是一座土木结构的地下室建筑,其构筑方式与兵马俑坑及陵西的铜车马坑基本相似,只是动物坑的构筑似乎更细致、更讲究。它的平面布局由主室与斜坡道两部分构成。主室南北长23.5米,东西宽10米,北端的斜坡道长6米,宽4米,总面积近300平方米。主室南端发现一道长2米的南北隔道,其余8道相互对称的东西向隔墙对称于主室中部。

9道隔墙将主室分为8区,形成16个东西对称的小房间。隔梁上搭盖棚木,棚木上复盖着细密的竹席,其上又以粗夯填实。这里的夯土隔梁是用一层层厚6厘米的细夯夯筑的,历经两千余年的沧海变故,也未见倒塌,其壁面依然平平整整,它与兵马俑坑土隔梁全部坍塌的情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尤其每个“小房间”上下全部用一条条加工精致的木板垒砌和平铺。木板全部选用上乘的松木或柏木。其制作之精致,用材之讲究远远超过了置放铜车马的木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陵园内外发现了数百座陪葬坑、府葬坑,像动物坑这样讲究而精美的地下室建筑极为罕见。

动物坑曾被大火焚烧,坑壁烧成了类似于砖瓦窑的陶灰色,有的陶俑烧得变了形,甚至将填土都烧成一块块炉渣状。虽然经过大火焚烧,坑底部还留下了不少动物残骨。幸存的残骨中鸟类居多。其中有的鸟骨如大拇指一般粗,有的鸟骨与筷子粗细差不多,还有如同麦杆一样细的鸟骨,而最细的鸟骨甚至比火柴棒还要细。残存的兽骨有脊椎骨、有下腭骨、有牙齿,同时还发现一些片状残骨。经有关专家、学者初步鉴定,鸟类有近似于鹤的大鸟、有鸡,还有三四种其它鸟;哺乳动物有猪、羊、狗;爬行动物有鳖;其余可能还有獾(或水獭),有鱼。总之,十余种动物飞禽走兽、鱼鳖集于一室的府藏藏坑不仅是秦始皇陵园,也是先秦考古史上前所未有的发现。

动物坑内还发现许多陶俑残片。从残俑头、残俑腿、俑手、袍部、腰带以及脚蹭板分析,当年坑内至少有坐俑两件、站俑三件。不过从一块残俑头观察,似乎这里的坐俑较之以往发现的跽坐俑形体大。有的残陶片还保留着鲜艳的彩绘。残陶片的质体、色泽乃至制作方法与兵马俑完全相同。

在坑底还发现一枚铜镞和一枚半两铜钱,表明其年代属秦无疑。

陵北外城垣之外首次发现动物坑对秦始皇陵园总体布局、墓葬方向的研究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进一步在秦陵北侧、南侧寻找新的陪葬坑提供了极其重要的线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