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首个民间自发的京剧票社是武汉梨园春京剧票社

位于合作路的一座破败小楼,是武汉京剧团原址。2012年3月1日下午,记者在这里的排练场找到了武汉票友协会会长,时年64岁的退休男士刘彪。

他正和同伴费力地调试一块LED屏。这是他刚刚花了6000元买来的,准备在票友演出时打字幕:“上次我们去武汉天地演出,很多年轻伢们也蛮感兴趣,但是他们不知道剧情,也不晓得在唱什么。以后我们打上字幕,他们就能看懂了。”

多年来,刘彪一直有一个梦,那就是在武汉办一个世界华人京剧艺术节。

在武汉票友中问起刘彪,大家都晓得他,“不认识刘彪,就不算唱过戏。”有意思的是,刘彪自己很少上台票戏,也难在乐队中凑热闹,但票友们的每次演出都有他。安排节目、组织排练、服装、道具、舞台监督,化妆乃至搬运,大大小小哪一样都少不了他。

刘彪的父母是工人,小时候因无人照管,先后被送到叔叔和爷爷家生活。叔叔是个汉剧演员,而爷爷是带着楚剧班跑乡码头的班主,戏楼成了他的乐园。耳濡目染,戏曲在他心中扎下了根。1964年,已经回到武汉的刘彪第一次看到电影《芦荡火种》,这部戏就是后来家喻户晓的《沙家浜》。“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智斗’,当时就觉得,原来京剧这么有味啊!”

从那时候起,刘彪爱上了京剧。“文革”中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冒着危险救下了关正明、郭玉昆、杨菊萍等京剧名家,和他们结下深厚友情。1982年,刘彪牵头组织成立了武汉梨园春京剧票社,这是全国第一个群众自发组织的票社。他自掏腰包置办了胡琴、月琴等乐器,还频频把关正明、郭玉昆等名家请来和票友们交流:“以前的票社大都有单位支持,票友们只是自己聚在一起唱唱戏。组织票友和名家交流,梨园春是第一个。”

梨园春的名号迅速在全国票友中叫响。为了帮武汉票友提高水平,刘彪又张罗着联系全国的名家。江城票友中小有名气的琴师丁道寿,就是由刘彪牵线拜了著名的“京胡圣手”燕守平为师,“我还记得,当时我替他摆了五桌酒拜师”。去年5月,丁道寿在央视“盛世和鸣京剧琴票群英汇”中夺冠。

置行头 自掏腰包扛货包

平常票友们唱戏,都得出去借服装,但外面出租的戏服有限,只能按能借到的戏服确定戏码。时间长了,刘彪就有心置办一堂戏服和行头。

2008年,刘彪托人打听到河南许昌有人专门制作戏曲的盔头和刀枪把子,就央求熟人带着去。为了省钱,他坐着黑车上路,只能蜷缩在座位上,一宿没睡。带去的2万元都买了行头,刘彪舍不得花钱托运,只好咬咬牙用两个大蛇皮袋子装盔头一前一后挂在身上,两手再把刀枪棍棒等拿起,就这样肩扛手提地回了家。快到家门口时,他实在拿不动了,附近的小吃店老板看见了赶紧让伙计过来帮忙,两个伙计足足跑了4趟才帮他把全部行头搬上楼。顾不得休息,他把这些行头一一拿出来检查、归类,忙完已经是凌晨4时。

盔头来自许昌,戏服上的绣花来自苏州。三四年来,刘彪慢慢攒下的戏服、行头装满了两面墙壁的大柜子,价值约20多万元。票友们上台穿得鲜亮了,刘彪自己却一直穿着在泰宁街淘来的几十元钱的西装。这些年来,他为票社组织活动搭进去的钱超过了50万元,但刘彪很少跟票友们提这些,“只要票友需要,我不怕吃亏”。

办票友节 打造京剧票友之都

刘彪一直有一个梦,那就是举办世界华人京剧艺术节。“我已经64岁了,身体也不好,就想趁着有生之年多做点事。武汉的京剧曾经是全国的‘三鼎甲’,培育了谭鑫培这样的大师,还有那么多热爱京剧的票友,我认为武汉有能力举办全球华人的票友比赛,打造京剧票友之都”。

为了这个梦,刘彪一直在做准备。2004年,他尝试着举办了武汉中华票友艺术节,吸引了来自内地和港、澳、台以及新加坡的200多名票友参加。那是武汉票友们第一次承办全国活动,持续半个月的演出,至今被众多票友津津乐道。

刘彪说,这些都是在为全球华人京剧艺术节“练兵”。“现在京剧不景气,我真的是很心疼,我愿意为京剧多做点事情。每次搞完活动大家都说这次活动办得好,就是我最大的安慰!”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