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行研制和发射的第一颗极地轨道气象卫星是风云一号A

1988年9月7日,中国启用“长征四号”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地发射了一颗试验性气象卫星——“风云一号”A,这是中国自行研制和发射的第一颗极地轨道气象卫星,也是我国第一颗传输型极轨遥感卫星。

这一成功标志着我国航天技术达到新水平,它提高了我国天气预报的时效性、准确性以及监测灾害性天气的能力。

风云一号卫星本体是1.4×1.4×1.2米的六面体,星体外侧对称安装六块太阳能帆板,卫星总长度为8.6米,星重750千克,三轴定向稳定,卫星运行轨道高900公里,倾角99°,周期102.86分钟,每天绕地球运行14圈。卫星装有两台多光谱可见光红外扫描辐射仪,它有五个通道,用于获取昼夜可见光、红外云图,冰雪覆盖、植被、海洋水色、海面温度等。卫星资料发送方式有:甚高分辨率传输(HRPT),低分辨率图象传送(APT)和延迟图象传输(DPT)。

风云一号气象卫星的主要任务是获取国内外大气、云、陆地、海洋资料,进行有关数据收集,用于天气预报、气候预测、自然灾害和全球环境监测等。卫星可以向世界各地云图接收站发送实时的气象云图,还可以对海洋水色进行探测和对海温进行遥感研究;卫星上携带有空间粒子成分监测器,可对空间环境进行研究。

风云一号卫星可以向世界各地云图接收站发送实时的气象云图,还可以对海洋水色进行探测和对海温进行遥感研究;卫星上携带有空间粒子成分监测器,可对空间环境进行研究。从发回的气象信息看,专家们认为图像清晰,纹理清楚,层次丰富,及时准确。卫星结构上的显著特点之一是采用了长寿命的三轴姿态控制系统,使卫星上的两台可见光和红外扫描辐射仪(扫描宽度可达3000公里)能始终对准地球,对地指向精度小于1.0度,星下点分辨率达1.1公里。

1988年10月15日14时26分,就在卫星发射后的第39天,从接收的气象卫星云图上,明显发现卫星沿滚动轴方向严重偏转,卫星姿态失控,导致整星失效。

虽然“风云一号”只在太空遨游了39天,但它的成功发射却有着重大意义。“风云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已进入世界上少数几个有能力自己研制、发射和运行气象卫星国家的行列。从中国的空间技术发展和气象科学技术的发展来说,“风云一号”的成功发射都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风云一号”在国内首次采用了不少先进的关键技术,而且得到了考验,与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气象卫星相比,其起点要高得多。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