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个省级市民运动会在上海召开

2012年6月10日,上海市首届市民运动会将拉开大幕。

这是中国省级运动会中的首个“市民运动会”。

从“市运会”到“市民运动会”:一个“民”字多出无穷意味。

市民运动会,就是要主打“民”字牌,以“民生”为根本,以“民众”为对象,以“民乐”为目标,动员最广大的市民投身体育运动,让体育真正为民生服务。

市民运动会分5个大类、50个大项、2399个小项,几乎覆盖了上海市民健身运动的所有形式。相比之下,即将举行的伦敦奥运会,也只有26个大项302个小项。

为了使其能获得最大的参与度、影响力,项目设置力求便民亲民,既有规范的11人制足球比赛、5人制篮球比赛,也有街头巷尾的踢毽子、扳手腕“打擂”,甚至还有颇具趣味的钓鱼比赛、“愤怒的小鸟”游戏赛等。

市民运动会就是希望与传统竞技运动会形成差别。市民运动会不设“金牌榜”,设立组织、参与贡献“排行榜”,以组织发动程度对上海各区县或团体进行奖励;不设年龄限制,上至古稀老人、下至少年儿童,均可根据个人爱好特长报名参赛,凡是在上海工作、学习和居住的所有人员都可参加,包括外国人、进城务工人员,甚至是来上海短暂工作、学习、旅游的人士。

单项规程突破了过去的办赛常规,把竞赛项目的设计与最广大的市民体质健康相结合,改变了一次性比赛的模式。如与NBA合作的“百万投篮”活动;与新华社上海分社联合推出的“上海市首届虚拟运动会”巡回赛,不用泳池跑道,即可在电脑前进行50米自由泳和百米冲刺,等等,让更多的市民参与其中。

为体现重在参与的原则,赛会的奖励方式同样别具一格,设立了如名次奖、达标奖、业余等级段位等多形式的奖励方式,达到标准的选手将获得相应的业余运动员等级或段位,还可享受免费参与一部分健身项目的待遇。

退役篮球明星姚明说:“希望通过这届市民运动会,不仅使我们大家通过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同时通过运动,舒缓工作压力,也能加强和亲朋好友间的沟通,让我们之间更加温馨、友爱。”

上海已有102个单位组团参加市民运动会,报名人数也已超过20万,组委会的目标堪称雄心勃勃——最终参与人数100万!以往的上海市运会,加上工作人员,参与者也就2万多人。

组委会在上海各区县建立了296个报名点,同时还采取了网络报名与个别项目现场报名相结合的模式,最大限度地方便市民报名参赛。

上海市计划今后上海市民运动会将与市运会交替举行,四年举办一届。市民运动会重在参与,由市体育局、市总工会和市体育总会联合举办,最广泛地提高市民体质,服务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市运会由体育部门与教育部门联手,重在培养奥运后备人才,让运动员“有文化、少伤病、能成才”。

金牌,从来都不是奥运会的全部,更不是体育的全部。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城市,即便拥有再多奥运金牌然而国民体质孱弱,只能算是畸形的体育成就,严重偏离了奥林匹克的本质。

2011年,上海在全民健身方面拿了块最大的金牌:蝉联国民体质全国第一。这是上海十几年来锲而不舍建设体育场所设施、提高全民健身意识的回报,是上海持续投入、“体育惠民”的缩影,更是上海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共同进步的生动写照。但是,在川流不息的市民健身洪流中,上海依然存在“健身难、健身贵”的缺憾,公共体育场馆的利用率有待进一步提高,社区体育健身设施相对不足,青少年学生的体质状况不容乐观,科学健身知识的普及程度还不高……

退休工人郭本强说,以前自己体重超标,大腹便便走路都吃力,平常唯一的“运动”就是打麻将。自2008年居委开始试点体育生活化基地时,自己成了小区的“体操达人”,如今早上的健身操、广播操,他是领操员,一天到晚都在小区活动场地上,身体好得很。

随着上海首届市民运动会的开幕,新修订的《上海市民体育健身条例》将正式实施。这部根据十几年来上海全民健身的工作实践和发展需要制定的新规,突出强化了政府提供公共体育服务的职责,将有效推动职工和学生两大群体的健身难题。

例如:明确提出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将市民体育健身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规定学校应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每天锻炼1小时,教育部门应将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作为评价、考核学校工作的重要指标;规定居民住宅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时,应通知体育部门参与验收,确保居民住宅区配套建设的体育健身设施落到实处;明确了居民住宅区体育健身设施维修保养经费的来源;等等。

尤为重要的一点是,《条例》规定区县人民政府要制定场馆开放的管理办法,来负责实施,这样场馆开放过程中出现意外事故的责任人就明确为区县政府了。李毓毅表示,这很好地解决了一个困扰已久的风险承担问题。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