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发现的仅存的北宋庑殿顶建筑位于山西万荣县

2011年5月,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的工作人员于运城市万荣县稷王庙进行修缮测绘中,在大殿前檐明间下平槫襻间枋外皮上发现了题记为“天聖元年”(1023年)的一处题名。

这一纪年的发现,为这座建筑提供了准确年代,确立了其北宋庑殿顶木构建筑遗存的身份,成为国内已发现的仅存的一座北宋庑(读音“五”)殿顶建筑

万荣稷王庙位于万荣县城西北稷王山麓太赵村北隅,2001年以金代建筑遗存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庙宇现存大殿、戏台各一座。其中,大殿是稷王庙的主殿,原确认为金代建筑,坐北朝南,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建筑面积252平方米,历经元、明、清时期的多次修缮。

Jiwang-Temple-in-Wanrong-county-Shanxi-province-China(图:已经加以修缮的山西万荣稷王庙,摄于2011年后)

2007年,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文物建筑专业对万荣稷王庙进行了田野调查,依据其建筑形制,初步判定大殿为北宋建筑,早于国保单位公布的金代,为慎重起见,该校师生在其后的数年中,从建筑形制年代学研究和建筑材料分析等方面,对临汾、运城地区宋元建筑进行了系统研究,从而更加坚定了对稷王庙大殿主体为北宋木构建筑的认识。

2010年,北大考古文博学院联合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等多家单位,以万荣稷王庙大殿为对象,申报了国家文物局指南针计划中的中国古代建筑精细测绘项目。

同时,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开始对稷王庙大殿进行落架修缮。在目前进行的修缮后测绘中,北大师生于2011年5月14日,在大殿前檐明间下平槫襻间枋外皮上发现了一处已不明显的墨书痕迹,墨书自右而左竖排三行,最右一行字体最大,因木材年久表面纹路扩大,现仅右侧的四个大字尚可辨识,左侧字体较小,似为题名。

经表面湿处理后,可确认题记为“天聖元年”(1023年)。这一纪年的发现,为这座建筑提供了准确年代,确立了其北宋庑殿顶木构建筑遗存的身份,改变了梁思成先生曾遗憾于国内未见北宋庑殿顶建筑遗存的感叹。

中国古建筑凹曲屋面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从最初的人字形屋顶,逐步发展到硬山顶、悬山顶、歇山顶、庑殿顶和四角、六角、八角攒尖顶等多种形式,分别具有不同的寓意。

庑殿顶是中国古代建筑最高等级的建筑形式,一般只有宫殿建筑才能采用。庑殿顶的四角垂脊象征四方,正脊象征中央,五条屋脊代表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寓意“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下万物汇聚中央。四角、八角攒尖顶含有四面八方的意思;六角攒尖顶象征上下左右前后六个方位,这种屋顶是“六合”的象征。

欣赏中国古建筑的屋顶,最好的地方便是北京故宫,以故宫三大殿即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为例,太和殿采用了宫殿建筑中最高等级的屋顶形式——重檐庑殿顶。

万荣稷王庙,是奉祀后稷的庙宇。万荣的边上就是稷山县,春秋称稷,属晋。汉为河东郡闻喜,相传后稷曾于县境南陲的山中教民稼穑,后称此山为稷王山,隋开皇十八年遂改高凉县为稷山县。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