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家开馆的铃铛博物馆在河南许昌县

2015年7月,中国内地首家铃铛博物馆在河南省许昌市许昌县开馆,近三万个不同样式、不同年代、不同质地的铃铛装饰一新,在开馆同期正式与观众见面。

这家名为“第一铃铛”的博物馆位于许昌县尚集产业集聚区食品工业园内,占地五百平方米,馆内珍藏着从仰韶文化至现代近六千年的各类铃铛。材质涵盖了金、银、铜、铁、陶、木、泥、玻璃、竹、草、椰子铃等。

据许昌县第一铃铛博物馆刘智源馆长介绍,谈起铃铛博物馆的诞生还有一段美丽的故事在其中蕴涵。

Bell-Meseum-in-Xuchang-County-China(图:许昌第一铃铛博物馆里展出的铃铛)

灵井在过去又叫铃铛街,因为灵井有一口自流泉井口上有一口石龙,龙嘴里衔着一个金铃,当水从龙嘴里流出来碰到铃铛的时候,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非常好听,后不知在何时铃铛被盗不知所踪。

铃铛算是一种微小的钟、由晃荡而发声的铃,一般是球形、扁圆形或钟形,而下部或中部开一条口,里面放金属丸或小石子,式样大小不一,铃铛博物馆就收藏了金,银,铜,铁,陶,木等各类珍稀的铃铛。

在铃铛博物馆里陈列着该馆收藏的铃铛,既有夏周商时期的銮铃,也有明清时期的茶马古代奔马记铃、清代九品莲花图牛铜铃,宋代莲花铁风铃,还有20世纪七十年代出品的青瓷骆驼饰铃,因其年份有差异,不仅做工材质各异,就连展现出的文化内涵也大有不同,每一个铃铛都有一段故事,都是杨氏三兄弟走遍千山万水寻觅而来的。

董事长杨少卿收集铃铛的时候到云南茶马古道,最早的时候那的铃称为过山鸟,为什么叫过山鸟呢,就是山道上最窄的地方只能一个人过,并且山路蜿蜒曲折,人是看不见的,但是通过啦铃这边能够听到铃铛之后就停着这里,哪边的铃铛先拉响哪边就先过,要不然到中间是错不开的。

为了得到这种铃铛他们走访民间翻山越岭没少吃苦。杨氏三兄弟创办铃铛博物馆一是为了纪念童年的记忆,再是为了发扬传承铃铛文化。

从质地上讲铃铛有四大用途,在音乐中它是乐器,在劳动中它是生产工具,在宗教中它是法器,在生活中它是装饰品。

铃铛多做成圆型,象征着胜利、团结、权力、果实、祥和,中国历代崇尚以圆为大、为美、为满,因此铃铛是吉祥物。

从它的形状上分两种,一种是敞口,一种是合口的。实际上大千世界很多东西都是铃铛的变体,比如我们敲的镲,老乡使用的烟袋锅和掏烟袋锅的针,就是一个游离开的铃铛。水桶翻过来就是铃铛,驼铃就是这样的,把碗翻过来吊一个舌就是陶铃。铃铛是乐器的鼻祖之一,铃铛的身上有造型学、美术学、音响学、文字学、冶炼学。小小铃铛里蕴含着说不尽的历史和学问。

开业时被采访到的参观博物馆的许昌市民苏高艳说:通过今天到第一铃铛博物馆参观,真是唤回了儿时的回忆,小时候妈妈经常爱给孩子在脚和手上挂个小银铃,这个记忆非常深刻。

市民史先生说:看过很多博物馆,但是铃铛博物馆是第一次见,通过这一次观赏铃铛博物馆,有很多跨时代的铃铛非常多,增加了很多知识,对铃铛的认识也有一个新的概念,每一个铃铛都有一个美好的故事,看到之后感觉心里非常震撼。

还有市民说参观铃铛博物馆之后收获很大,不知道小小的铃铛蕴含这么多知识,铃铛博物馆收集的铃铛从仰韶时期陶制的,一直到春秋战国包括秦汉,涵盖中华民族的整个历史。

铃铛还是一个朝代的缩影,如果铃铛构造精美声音好听传世较多,则标志着这个朝代繁荣昌盛,反之则标志这个朝代是没落的。实际上叮叮咚咚的各种铃铛都经由不同时代的人抚摸、把玩,它们身上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渊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