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个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水利工程是位于河南的小浪底水利工程

由于黄河泛滥频繁,早在1935年就有人提出在黄河干流兴建水利枢纽的设想,这一设想直到1991年才成为现实,开始进行工程的前期工作,1994年正式动工修建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

小浪底工程位于黄河中下游最后一段峡口,是黄河干流在三门峡以下唯一能够取得较大库容的控制性工程。整个工程分为三部分:拦河大坝,泄洪排沙和水力发电。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因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的“小浪底”村而得名,是一项集防洪、防涝、减淤、灌溉、供水、发电等综合效益为一体的特大型控制性工程。

Xiaolangdi-Dam-in-Henan-Province-of-China(图:小浪底大坝)

小浪底大坝上游25公里处是闻名遐迩的黄河三峡,水流湍急,浪花汹涌,但进入小浪底后河床宽阔,水流变缓,河面卷起微小的浪花。因此,居住在这里的先民就把这里称为“小浪底”,意思是大浪到头,小浪到底。

小浪底大坝高280米,南起邙山北连王屋山的坝体总长16667米,是目前我国江河上修建的一座最大的土坝

在土石大坝下,有70米厚的砂卵石,为防止泄漏,在坝下筑起了一道混凝土防渗墙,长439米,厚12米,最深达81.9米,是目前我国最深的防渗墙,被称为“地下长城”。

整体设计施工破解10项世界难题,创造3项世界第一,6项全国第一

小浪底工程共投资420亿,其中100亿是利用世界银行贷款,主体工程采用国际招标进行建设。意大利公司中大坝标,德国公司中泄洪洞群标,法国公司中发电标。小浪底成为中国第一个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水利工程

国际惯例的特点之一是低报价,高索赔。在工程兴建期间曾有一名中国工人不小心丢了四颗钉子,被承包方的外国公司发现,于是向中方索赔28万。还有的中国施工队辛苦工作近一年,结算时却发现反欠了承包商很多钱。

类似的学费中国交了很多。这也是我们与国际接轨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

1997年大坝实现截留,99年完成水力发电工程,2001年12月31日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全部完工。2002年小浪底正式投入使用,开始水力发电。

工程统计数据(至2004年2月):

2004年,黄河小浪底工程建设完成投资折合人民币128957万元(内资116585万元、外资1482万美元),其中枢纽部分完成100352万元(内资87975万元、外资1482万美元),水库淹没处理部分完成27942万元,其他部分完成668万元。

自1991年小浪底工程建设前期准备工程开工以来,累计完成投资折合人民币3062933万元(内资2246840万元、外资97736万美元)。

枢纽部分完成投资2172777万元,其中内资1475316万元、外资83528万美元;水库淹没处理补偿部分完成投资850322万元,其中内资756835万元、外资11196万美元;其他部分完成投资2774万元。

自开工累计完成主要工程量为:土方开挖2826.66万立方米,混凝土377.5万立方米,石方明挖1879.55万立方米,固结灌浆43.09万米,石方洞挖344.06万立方米,帷幕灌浆27.87万米,土石方填筑6293.7万立方米,金属结构安装3.02万吨。

截至2004年2月底,小浪底工程已具备竣工验收条件。小浪底工程累计搬迁移民197505人。其中,施工区移民1.17万人,库区一期46133人全部完成搬迁,库区二、三期累计动迁移民139672人;农村移民建房31684户,生产用地划拨8861公顷。移民大专项目均已全部完建并通过竣工验收;库周移民遗留问题处理基本处理完毕。

目前,小浪底水利枢纽由小浪底管理局管理,除了拦河发电,小浪底也将成为当地重要的旅游资源之一。

黄河小浪底风景区,地跨洛阳、三门峡、济源三市,距洛阳市区25公里,处在国家黄金旅游线路河南“三点一线”的中心部位。

总面积1262平方公里,其中水面296平方公里,全长175公里(上至三门峡大坝上游9公里,下至小浪底大坝36公里处)。由小浪底大坝、荆紫山、八里峡、三门峡大坝4个片区13个景区113个景点组成,形成了以小浪底工程为依托,以峡谷河流为主要特色,构成了一派“北国千岛湖”的旖旎风光。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