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唯一未大规模开发的大河三角洲是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九曲黄河奔腾万里,东流至山东省东营市入海,她携带的大量泥沙在这里沉积,形成了我国暖温带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这里也是我国目前唯一尚未大规模开发的大河三角洲,又被称为“鸟类的国际机场”。

东营,这座昔日以胜利油田而闻名的城市,如今正经历着从“石油城”向一座森林环抱、湿地相间、水系环绕、绿荫棋布的“湿地之城”的华丽蜕变。

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东营市东北部黄河入海口处,分为大汶流、黄河口、一千二管理站,驱车从东营城区到距离最近的大汶流管理站需要一个小时,令人感到惊讶的是,水系环绕、湿地相间的景象一直沿途相伴,水系旁钓鱼休闲的群众,不时飞过的各种鸟类都在告诉人们这座城市的生态之美。

草长莺飞,鱼翔浅底,6月的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更加生机勃发。

晴空白云,粼粼碧水,簇簇芦苇、柽柳,与飞过的丹顶鹤、东方白鹳等珍稀鸟类一起构成了一道绝美的风光。

总面积达到15.3万公顷的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东北亚内陆和环西太平洋乌类迁徙的路线上的重要中转站、栖息地和繁殖地。

据保护区科研站站长(2012年)朱书玉介绍,每年有大约400万只鸟类在保护区越冬、迁徙,种类多达298种,有丹顶鹤、单头鹤、东方白鹳、金雕等十几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大天鹅、灰鹤、白鹤等49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

为给鸟类创造良好栖息、繁殖环境,保护区成立了鸟类救助站,实行人工筑造鸟岛,为东方白颧等鸟类筑巢,工作人员24小时巡护,防止捕鸟、捕猎等违法行为的发生。

从大汶流管理站到一千二管理站同样需要一个小时的车程,一千二管理站在东营市的最北面,所处区域是黄河故道——刁口河流路,1976年黄河故道断流以来,由于缺少淡水注入,湿地出现大面积退化现象。

2010年以来,黄委与东营市先后投资5000万元实施了刁口河流路生态调水工程,黄河故道断流34年后重新恢复过水,全区补水面积达到25.5万亩,蓄水7000万平方米,这里又恢复了34年前的生机。

一千二管理站的巡护员陈洪永2012年接受采访时给记者看他的工作记录本,密密麻麻地记着来到这里的“客人”,他当时说,“今年(2012年)丹顶鹤一次迁徙量达到了150多只,灰鹤320多只。另外,罗布麻、野大豆等植物也重现湿地。

对东营这座在盐碱地上建起来的城市而言,黄三角湿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对于东营而言,“湿地”又绝不仅仅是“保护区”的概念这么简单。

依托黄河水资源,东营市在地区内打造了纵横交错的城市水系,天然湿地、人工湿地公园星罗棋布,各类湿地面积达到城区面积的30%以上,这片昔日连种树都难的土地如今已成为一个湿地环绕、鱼鸟共生的“湿地之城”。

东营市计划到2015年建成湿地自然保护区3处,湿地保护小区7处,水源保护地6处,湿地保护面积达到330万亩,湿地治理恢复面积40万亩,受保护湿地面积达到75%;

建成湿地公园11处,湿地公园及湿地自然保护区年旅游人数达到800万人,生态产业产值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5%;

湿地生态产业显著提升;

建成湿地科普教育基地8处,人均湿地公园面积25平方米,生态文化和生态宜居显著发展。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