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台近代地震仪名为“霓式地震仪”

中国早期的地震学发展一方面是地质学的路径,中国第一位地质学博士——翁文灏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地震台

中国地震学发展的另一条途径是气象系统。1924年,蒋丙然等人代表中国政府从日本人手里接管了青岛观象台。

1925年,从德国进口的水平向维歇特地震仪开始地震观测工作。

1929年,王应伟应邀到青岛观象台任气象地震科科长,负责地震观测。

1931年,王应伟发表了中国第一部地震学专著——《近世地震学》

同年,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为研究地震与海啸、气候的关系,在南京北极阁开始筹建中国第二个地震台站。

竺可桢所长委托1929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的金泳深主事,1932年正式建成投入观测。

抗日战争前,共出版《地震季报》4卷16期。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自建的两个地震台因不能正常工作而被迫关闭。1941年李善邦辗转到四川重庆北碚(今重庆市北碚区),在生活和物质条件匮乏的情况下,因陋就简,设计制造出近代中国第一代地震仪——机械记录水平向地震仪,命名为霓式地震仪。

因中国第一个地震台北京西山鹫峰地震台由翁文灏筹建,翁先生字咏霓,为纪念翁文灏对中国地震事业的贡献,故命名之。

1943年6月22日,霓式地震仪记录到成都附近的一次地震。秦馨菱协助李善邦正式建成战时中国唯一地震台——北碚地震台,并负责日常观测和维护工作。

抗日战争胜利后,李善邦和助手秦馨菱、谢毓寿随地质调查所返回南京,在所址内建成水晶台地震台,除霓式地震仪外,还安装有中国台湾赠送的维歇特地震仪和原属鹫峰地震台的伽利津-卫立浦地震仪。

1948年,水晶台地震台业已达到世界一流水准。

1947年春,应气象研究所所长赵九章之请,秦馨菱、谢毓寿帮助南京北极阁地震台恢复了观测工作。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