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也是世界战争史时间最长最艰苦的空运线是“驼峰航线”

“驼峰航线”的名字很生动形象,因为这条航线要在连绵起伏的山谷间穿行,无论是飞行线路还是所经过的地形都犹如骆驼的“驼背”,“驼峰航线”由此得名。

除了“驼峰航线”这一称号之外,该航线还被飞行员们称为死亡航线,因为它是“二战”期间三条著名国际航线中(另两条为阿拉斯加航线、北大西洋航线)最具危险性的一条。

在抗日战争期间,它为我国的抗日斗争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巨大的贡献。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我国为了抗击日军的侵略,先后通过各种渠道保持和外界的联系,以获得战略物资供应。

但是,随着抗日战争进入最艰苦的时期,我国军队在战场上接连失利,我国对外的通道也接连被迫中断。

1942年2月,日军向缅甸发起全面进攻,并切断了滇缅公路,将中国逼到一个十分困难的境地——战略物资运不进来,出口物资运不出去。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国民政府为了打破日军封锁,决定开辟新的国际运输线。经过多次勘察试飞后,最终确定了“驼峰航线”。

这条航线从印度的萨地江、汀江到中国的昆明、叙府(今四川省宜宾市)、泸州、重庆等地,其航路的大部分都在喜马拉雅山南麓及横断山脉平均海拔6000米的上空穿越,而当时最先进的飞机在满载情况下的最大飞行高度也不过6000米,甚至还要更低,所以其飞行的艰险和难度可想而知。

当时,我国的大多数飞机一次只能运载3吨货物,但就是靠这种“蚂蚁搬家”的笨办法,中国急需的战略物资从喜马拉雅山的那一端千辛万苦地搬到了这一端。

从1942年至1945年日本投降期间,几乎每天都有近100架次的飞机穿梭往返在白雪皑皑的喜马拉雅山和横断山的上空,可以说是不计成本、不计代价、不分昼夜、换人不换机的飞行。

当时我国飞行员都秉持着“坠毁就坠毁,被日机击落就击落,谁能过去就过去”的信念,坚持运送物资,一架飞机一直要飞到最后坠毁才会停下。

在“驼峰航线”上,几乎每天都要坠毁几架甚至十几架飞机,这使得中国航空公司和美国印中联队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例如,1945年1月6日深夜,一场特大风暴突然来袭,当时有近60架的盟军和中国航空公司及其他作战单位的飞机正在穿越“驼峰航线”,特大风暴的到来,顿时使航路上的所有飞机都濒临地狱之门,每位飞行员都拼力使出浑身解数逃脱突然降临的灾难,呼唤、求救的电波充斥着夜空。

据统计,仅那一晚,至少有30架飞机消失在了茫茫的冰川雪峰之中……

驼峰航线是世界战争史上持续时间最长、条件最艰苦、付出代价最大的一条悲壮的空运线。在长达3年多的艰苦飞行中,中国航空公司总共飞行了8万架次,美军先后投入飞机2100架,双方共参加人数8.4万多人,共运送了85万吨的战略物资、33477名战斗人员,为抗战取得最后胜利提供了最有力的保障。

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驼峰航线”,整个抗日战争史就要重新改写。

美国印中联队驼峰空运总指挥滕纳将军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两个同盟国家之间飞行,它的飞行损失率竟会超过对德国的轰炸,这就是驼峰航线!”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