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拔最高的铁路隧道关角隧道由中铁十六局和中铁隧道集团建设

该系列: 青海关角隧道 共 2 篇, 此篇为第 [part not set]

位于西宁与格尔木之间的青藏复线关角隧道工地。

海拔3800米的高原上极目之处全是一望无际的青青牧草,这里白天太阳直射的温度不过20余度,而夜间更低至7-8摄氏度,对比内地的酷热不止是凉爽甚至有些寒冷。但是这里正在热火朝天施工的关角隧道工程,却是当前国内隧道工程领域最热的看点之一。

2006年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全线贯通后,对铁路沿线地区经济发展、交通运输和政治稳定产生了重要意义,西藏的经济、尤其是旅游业的发展一日千里。

然而青藏铁路(单线)现有的运输能力还是有限,目前青藏铁路客运现状仍满足不了西藏旅游业发展的需要,青藏铁路货运能力同样受到单线的制约。因此,在铁道部和青海、西藏相关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07年底开始动工修建青藏复线西宁至格尔木段工程(以下简称西-格II线)。

青藏铁路西格段起于青海省西宁市,终至格尔木市,全长818公里。是我国铁路路网“八纵八横”主通道中陆桥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青海省、西藏自治区铁路运输中的唯一通道

青藏铁路西-格II线关角隧道位于青海省天峻县和乌兰县境内,是青海湖盆地与柴达木盆地的分水岭,隧道全长32.645公里,隧道地区海拔高程3200-4400米,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情况十分复杂,这是目前在建的高海拔地区世界最长隧道。

该地区年平均气温-0.5℃,人烟稀少,因其施工难度高和施工量大而成为西-格II线的控制性关键工程。

原有的青藏铁路从青海通往西藏,经过必经之路关角山时,因受投资、施工能力等等各种限制只能盘旋绕弯,由多个旋转曲折的弧形铁轨组成,弯道众多,被称为“大灯泡线”,严重制约着铁路的运能。

新的西-格II线线按设计要求要将关角山直接打通,火车穿越关角山由2小时缩短到20分钟,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王牌”队伍承担啃骨头重任

从西宁沿着青海湖一路向西,将近400余公里的广褒大地风光绝美,一边是深蓝的湖水,一边是辽阔的草原,远处就是湖水、草原与天空相接的地方,这样壮阔的美景让人感觉不到海拔在缓慢上升。

而当进入天峻县境内,视野开始被连绵不绝的群山遮蔽,关角山就像一座天然的屏风,横亘在天峻大草原和柴达木盆地之间。关角山在藏语中的意思是“登天的梯子”,这里既是通向柴达木的东大门,也是青藏铁路的必经之地,堪称全线的“咽喉”。

青藏复线西-格II线关角隧道就是修建在这天梯上的地下长廊,该隧道设计为双线双洞,全长32.645公里。在海拔3400米以上的高原修建如此长的铁路隧道,在世界上还没有先例。

关角隧道工程从隧道两头分为两个标段,分别由国内外隧道施工领域最负盛名的中铁十六局集团和中铁隧道集团承建。这两个单位也分别是世界500强企业: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和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在隧道施工方面的“王牌”队伍。中铁十六局承建XGZHQ5-1标段,共长17.3公里。中铁隧道局承建XGZHQ5-2标段,全长15.255公里。

关角隧道总体设计思路是采用10座斜井及局部平导来辅助正洞施工,即在I线隧道设置3座斜井(3、4、5号斜井),Ⅱ线隧道设置7座斜井(1、2、6~10号斜井),同时在Ⅱ线2#-3#、3#-4#之间设置平导,尽快实现正洞进口至4#斜井间区域贯通。

中铁十六局XGZHQ5-1标在关角山的北侧,处于海拔3300-3800m之间,需要开挖6座斜井,最高施工点6号斜井口海拔为3766.83m。建设难度相当大,并且面临着围岩变形失稳、地下涌水猛烈、施工通风困难、机械效率低下、施工人员不稳定等诸多工程技术难题。

中国铁建十六局是一支英雄队伍,其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十一师和第十三师,成立于1952年。在60年的发展历程中, 中国铁建十六局集团公司先后参与了300多项国家重点工程的建设。近年来参建的青藏铁路、上海磁悬浮商业运营线、西气东输黄河顶管、青岛湾海底隧道等一大批重点工程享誉国内外。

自2007年11月开建以来,中铁十六局参建员工们发扬铁军精神,以“宁缺氧气不缺精神”的执着在关角山谱写了一曲又一曲的壮丽凯歌。

同系列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