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道教发源地一说是四川的鹤鸣山

鹤鸣山,又称“鹄鸣山”,属道教名山,为中国道教发源地。位于四川成都西部大邑县城西北12公里的鹤鸣乡三丰村,属岷山山脉,系邛崃山脉东麓青城山区的南侧支峰,海拔1000余米。

其北依青城山,南邻峨眉山,西接雾中山,东是川西平原,距成都约70公里。

因其山形似鹤、山藏石鹤、山栖仙鹤而得名,为古代剑南四大名山之一。与道教著名胜地青城山天师洞相距仅30公里。

东汉顺帝(126-144年)汉安元年时,沛国丰县人张陵(道陵)于大邑县境鹤鸣山倡导正一盟威之道,俗称五斗米道,亦称天师道,奉老子李耳为教主,以《道德经》为主要经典,标志着道教的正式创立。

其制作道书24篇,建立24治区,各治立道官祭酒,以统治道民。道民有犯小过者以悔过自新为奉道之主旨,并用符水咒法为道民治病。传有弟子王长、赵升等。

子孙世袭天师道号,历代帝君皆加有封号。鹤鸣山是举世公认的中国道教发源地、世界道教的朝圣地,被称为“道国仙都”、“道教祖庭”。

在张道陵创教之前,鹤鸣山一直是异人的修炼之地。据说先秦的广成子(马成子)和西汉的周义山都在这里跨鹤飞升。历代的许多著名道士曾在此修炼过。如唐末五代的杜光庭、北宋的陈抟(希夷)、明代著名道士张三丰等都在此修道。

天谷洞曾发掘出一通古碑,碑的质材为钟乳石,高约1米,宽约0.6米,厚约0.2米。碑的右边镌刻“盟威之道”4字,正中刻有“正一”两个大字,左下方镌刻“张辅汉”三个略小一点的字。

据学者分析,“正一”、“盟威”等碑刻与史书记载中国道教初创时正式名称为“正一盟威之道”相符,碑的下部所刻“张辅汉”3字,即是道教创始人张陵的姓和字。

另外在鹤鸣山复建古建筑时,挖出了张道陵所建房屋的陀石。这些发现证明了鹤鸣山是道教的祖庭。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