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一部词典是先秦时期的《尔雅》。词典即为解释词义的书。 《汉书-艺文志》将《尔雅》列为儒家的经典之一,列入十三经之中。唐朝时,是学馆生徒必读书之一。 其中“尔”是“近”的意思;
中国“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是中国翻译协会于2006年起设立的奖项,授予在翻译与对外文化传播和文化交流方面做出杰出贡献,成就卓著、影响广泛、德高望重的翻译家,是中国翻译协会设立的表彰翻译家个人的最高荣誉…
中国第一所杂文创作函授学院,于1985年10月1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开学。 这所杂文创作函授学院是由河北省杂文学会联合全国15所高等院校、56家报刊社共同创办的。 学院共开设杂文史、杂文创作论等9门课程…
中国最早提倡戏曲表演打字幕的人是刘少奇同志。 1956年春,刘少奇同志听取文化部领导汇报到戏曲工作的时候,他说:京戏,还有其他戏曲,演员唱得很好,但是一般观众听不懂。是否可把唱词在字幕上打出来,那样,…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第一个木偶剧团,是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民族木偶剧团。他们排演的第一个大型木偶剧是《巴拉根仓》,该剧以独特的民族形式,反映了智慧的蒙古族人民同残暴的封建王爷的斗争。当年先后在北京、呼…
中国最早的成熟书体是商殷时代的甲骨文。 这个时代的甲骨文已经形成文字学中“六书”的严密规律系统。它为方块汉字奠定了基础,规定了金文、石鼓文、篆刻字的发展方向。 从出土的甲骨上的大量文字上可以看到,甲骨…
中国汉字书法发展史上最早的一次伟大变革,是汉代的“隶变”,它开辟了近两千年隶书与真书的形体。 隶变,又称为隶定,是汉字由小篆演变为隶书的过程,大约发生在秦汉之间,是汉字发展的转折点。隶定或隶定字也可以…
中国话剧的第一部剧本是《黑奴吁天录》,由曾孝谷根据美国作家斯陀夫人(也译作比彻-斯托夫人)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改编。 这个剧本描写的黑人奴隶和白人奴隶主斗争的故事,揭露了美洲买卖黑人和种族压迫的罪…
首届茅盾文学奖于1982年评出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颁奖,评委名单如下: 评委会主任:巴金 评委会成员(共15人): 丁玲 韦君宜 孔罗荪 冯至 冯牧 艾青
《水经》是中国第一部河道水系专著。但《水经注》比《水经》更加丰富及著名。《水经注》为北魏郦道元所撰,共40卷。 郦道元字善长,范阳涿县(今河北保定市涿州市)人,生于公元466年(或472年),卒于公元…